她不同于薛芷箐的成熟与学识,也不同于如意公主的痴情与执着,更不同于萧依依的柔情与才艺,是一种独特的性格。
“都长这么大了。”罗昭云感慨万千,追忆初见时,这妮子才三岁,一晃十二年过去,已经成为大姑娘了。
长孙闻言,心中嘀咕:还把我当黄毛小丫头呢。
“罗成哥哥,这次我要跟舅父一家蓟城逗留一段时间,可以常来你府上玩吗?”
罗昭云有些溺爱这个可爱的妹子,跟她接触的次数,甚至比自己亲妹还多,感情更深,笑着道:“当然欢迎了,把这里当成你家就行。”
长孙无蓉听完,既然兴奋又是羞涩,对他的日常生活,同样好奇无比,迫切想要深入了解。
高氏兄弟们看到表妹跟国公如此近的关系,都目瞪口呆,以前听她说自己跟罗成关系紧密,交情深厚,总觉得她在开玩笑,此时却都信了,暗忖由此关系,以后他们高氏子弟,在北方四郡里,都能有所作为了。
接下来,罗昭云把远方客人迎入自己的新罗府内,设宴招待。
长孙无蓉问起了她的兄长,罗昭云就把他的安排说了,高士廉父子等人,听到救济百姓过冬的事,都非常吃惊,被他的仁义之举打动。
高士廉一叹:“国公能如此为民着想,真是乱世支福啊,相信一些华族名门,都会为你重重地写上一笔,凭此可以得到读书人的大尊敬!”
“华族名门?”
高士廉道:“不错,天下除了皇族、贵族之外,还有两股潜在势力,一个是隐门,他们传承上百年,有的是战国诸子设立的宗门,有的是秦汉圣贤所立,不过后来跟社稷切断了联系,并不在学术上深钻,而是研究武功了,可以说,本末倒置,会逐渐被淹没历史长河中。另一股势力就是华族名门,代表中原学问世家,汉人心目中的正统文化继承者,比如孔家、孟家、颜家等,这几个家族站出来,若是宗主亲自为你写传、点评,你就可以完全被中原士子接受认可,推崇备至。”
罗昭云狐疑问:“有这么大影响力吗?”
高士廉摇头道:“不好说,这种影响力是无形的,难以量估,但是,能得到中原正统儒派的认可,对你名声提升,还是有很大帮助。”
罗昭云沉思一下,说道:“暂时不管这些了,我之所以这样安排,完全出自内心,不忍那些无辜百姓饿死,也没想着被人著书立说,非夸赞不可,那几个华族名门,写不写随意,我不会奢求。”
第0539章 办学院
罗昭云对高士廉的到来,给予非常高的规格接待,亲自接风洗尘,让高氏父子都感到意外和惊喜。
长孙无蓉则直接去了后院,那里有罗家女眷,外来贵客也只得止步,但是她是女孩子,而且跟一口一个罗成哥哥,自然拥有特权,去拜见如意公主,探望其它妾侍了。
其实这小妮子聪明着呢,想要见一见罗成哥哥的家眷,都在什么层次上,是否配得上她心目中的大英雄。
宴席上,罗昭云、罗艺这对父子,跟高士廉父子们,一桌对饮,这可让高履行等人有一种自豪感,觉得他们选择来北方谋求入仕之路,是非常正确的,起码罗家父子对他们,很重视。
高士廉才华出众,精通儒学与经纬之术,以正统华族自居,不过,他是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高劢之子,北齐、北周、北魏等等,往往被视为胡族汉化的正确,换句话说,他们是胡人,但是汉化了。
但北齐开国皇帝高欢,自称东汉时期的太傅高襃之后,是真正汉人,在北魏时期,高欢的祖先犯罪被遣戍北部边疆,发配到怀朔镇,鲜卑人的聚集地。待高欢出生时,其族人已经完全适应并接受了鲜卑生活,所以,史书说高欢是“既累世北边,故习其俗,遂同鲜卑。”鲜卑化的汉人一说,由此而来。
而且高欢当时出身于渤海蓨县,这里本来就有东汉时期的真正华族高氏,所以,北齐王室也把自己看成正统的渤海高氏,其实里面真真假假,是否华族正统,历史已经难以考证了,后世学者也众说纷纭。
高士廉有点受宠若惊,几轮酒水过后,询问道:“高某不懂带兵打仗,不懂奇谋良策,只是虚读了几十年木牍经卷,不知能否为国公、罗将军帮上忙,心中故惴惴难平。”
罗昭云微笑开口:“实不相瞒,高先生,北方四郡,现在正缺少像先生这样饱读诗书的高才贤者,众所周知,北方乃边戍之地,教化不足,胡风犹存,对中原文化吸之甚少,我有意在比邻蓟城的一座燕山支脉的山岭上,建立一所书院,命名为‘燕山书院’,有教无类,广招北方诸君的士子读书,贵族和寒门的子弟皆可,一律以学院的考试成绩为准,由高先生作为书院的第一任院长,不知意下如何?”
“燕山书院?”高士廉一惊道:“这是朝廷的学院,还是地方性质的郡学?”
“这是独立办学,与朝廷的太学、县学等不同,是我罗家出资办理。”
高士廉更加吃惊了,这种地方私办学院,罪名可大可小,往好处说,有教化之功,行圣贤之举,但无异于要跟皇室博名声,当权者不愿意看到谁的名声太大,压过皇帝,而且罗家还手握兵权,这样做太过危险了。
“国公,你这样做,有所不妥,以当今陛下的猜忌性格,绝对不会容忍你如此提升威望,又手握重兵,太过危险,朝廷必定会有不少朋党,诬告你收买人心,有意谋反,罪名可就大了。”
--
“都长这么大了。”罗昭云感慨万千,追忆初见时,这妮子才三岁,一晃十二年过去,已经成为大姑娘了。
长孙闻言,心中嘀咕:还把我当黄毛小丫头呢。
“罗成哥哥,这次我要跟舅父一家蓟城逗留一段时间,可以常来你府上玩吗?”
罗昭云有些溺爱这个可爱的妹子,跟她接触的次数,甚至比自己亲妹还多,感情更深,笑着道:“当然欢迎了,把这里当成你家就行。”
长孙无蓉听完,既然兴奋又是羞涩,对他的日常生活,同样好奇无比,迫切想要深入了解。
高氏兄弟们看到表妹跟国公如此近的关系,都目瞪口呆,以前听她说自己跟罗成关系紧密,交情深厚,总觉得她在开玩笑,此时却都信了,暗忖由此关系,以后他们高氏子弟,在北方四郡里,都能有所作为了。
接下来,罗昭云把远方客人迎入自己的新罗府内,设宴招待。
长孙无蓉问起了她的兄长,罗昭云就把他的安排说了,高士廉父子等人,听到救济百姓过冬的事,都非常吃惊,被他的仁义之举打动。
高士廉一叹:“国公能如此为民着想,真是乱世支福啊,相信一些华族名门,都会为你重重地写上一笔,凭此可以得到读书人的大尊敬!”
“华族名门?”
高士廉道:“不错,天下除了皇族、贵族之外,还有两股潜在势力,一个是隐门,他们传承上百年,有的是战国诸子设立的宗门,有的是秦汉圣贤所立,不过后来跟社稷切断了联系,并不在学术上深钻,而是研究武功了,可以说,本末倒置,会逐渐被淹没历史长河中。另一股势力就是华族名门,代表中原学问世家,汉人心目中的正统文化继承者,比如孔家、孟家、颜家等,这几个家族站出来,若是宗主亲自为你写传、点评,你就可以完全被中原士子接受认可,推崇备至。”
罗昭云狐疑问:“有这么大影响力吗?”
高士廉摇头道:“不好说,这种影响力是无形的,难以量估,但是,能得到中原正统儒派的认可,对你名声提升,还是有很大帮助。”
罗昭云沉思一下,说道:“暂时不管这些了,我之所以这样安排,完全出自内心,不忍那些无辜百姓饿死,也没想着被人著书立说,非夸赞不可,那几个华族名门,写不写随意,我不会奢求。”
第0539章 办学院
罗昭云对高士廉的到来,给予非常高的规格接待,亲自接风洗尘,让高氏父子都感到意外和惊喜。
长孙无蓉则直接去了后院,那里有罗家女眷,外来贵客也只得止步,但是她是女孩子,而且跟一口一个罗成哥哥,自然拥有特权,去拜见如意公主,探望其它妾侍了。
其实这小妮子聪明着呢,想要见一见罗成哥哥的家眷,都在什么层次上,是否配得上她心目中的大英雄。
宴席上,罗昭云、罗艺这对父子,跟高士廉父子们,一桌对饮,这可让高履行等人有一种自豪感,觉得他们选择来北方谋求入仕之路,是非常正确的,起码罗家父子对他们,很重视。
高士廉才华出众,精通儒学与经纬之术,以正统华族自居,不过,他是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高劢之子,北齐、北周、北魏等等,往往被视为胡族汉化的正确,换句话说,他们是胡人,但是汉化了。
但北齐开国皇帝高欢,自称东汉时期的太傅高襃之后,是真正汉人,在北魏时期,高欢的祖先犯罪被遣戍北部边疆,发配到怀朔镇,鲜卑人的聚集地。待高欢出生时,其族人已经完全适应并接受了鲜卑生活,所以,史书说高欢是“既累世北边,故习其俗,遂同鲜卑。”鲜卑化的汉人一说,由此而来。
而且高欢当时出身于渤海蓨县,这里本来就有东汉时期的真正华族高氏,所以,北齐王室也把自己看成正统的渤海高氏,其实里面真真假假,是否华族正统,历史已经难以考证了,后世学者也众说纷纭。
高士廉有点受宠若惊,几轮酒水过后,询问道:“高某不懂带兵打仗,不懂奇谋良策,只是虚读了几十年木牍经卷,不知能否为国公、罗将军帮上忙,心中故惴惴难平。”
罗昭云微笑开口:“实不相瞒,高先生,北方四郡,现在正缺少像先生这样饱读诗书的高才贤者,众所周知,北方乃边戍之地,教化不足,胡风犹存,对中原文化吸之甚少,我有意在比邻蓟城的一座燕山支脉的山岭上,建立一所书院,命名为‘燕山书院’,有教无类,广招北方诸君的士子读书,贵族和寒门的子弟皆可,一律以学院的考试成绩为准,由高先生作为书院的第一任院长,不知意下如何?”
“燕山书院?”高士廉一惊道:“这是朝廷的学院,还是地方性质的郡学?”
“这是独立办学,与朝廷的太学、县学等不同,是我罗家出资办理。”
高士廉更加吃惊了,这种地方私办学院,罪名可大可小,往好处说,有教化之功,行圣贤之举,但无异于要跟皇室博名声,当权者不愿意看到谁的名声太大,压过皇帝,而且罗家还手握兵权,这样做太过危险了。
“国公,你这样做,有所不妥,以当今陛下的猜忌性格,绝对不会容忍你如此提升威望,又手握重兵,太过危险,朝廷必定会有不少朋党,诬告你收买人心,有意谋反,罪名可就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