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怎么话说的?
许氏恼了:这两家都心照不宣,就差他们男方出面清媒人了,你说看不上,不娶了。早干嘛去了你?
可无论她怎么说,怎么吗,贾敬就是死活不愿意。
这牛不喝水,总不能强按头吧?
许氏拗不过儿子,只得妥协。
不过……
“你总得让娘知道,你为什么突然就不肯了吧?吴家那边,我也好有个交代呀。”
贾敬就把贾政大大地夸赞吴家姑娘的事说了。
许氏听了,秀眉一蹙,也觉得这姑娘不能娶。
但她的想法,可和贾敬不一样。
她是觉得,吴氏一个未出阁的姑娘,贾政怎么会知道她贤不贤惠呢?
莫不是,这其中还有什么隐情不成?
只要这样想想,她心里总不是那么痛快。
于是,她就慢慢地和吴家疏远了,就好像从来没有过结亲的意思。
吴家那边就不乐意了。
虽然这几年文臣隐隐的有了看不起武将的苗头,但也要看是什么级别的武将。
像宁荣二府这般简在帝心的武勋世家,还是结亲的热门。
贾敬可是宁国候府的继承人,错过了这一个,他们哪里还能再找到这么好的结亲对象?
难免的,吴家太太就找了个机会问了。
这事吧,许氏心里觉得自己家没错,可有些话却是好听不好说。
她只能委婉地表达一下:我们西府的大侄儿夸你闺女秀外慧中,想是曾见过,并心中暗许的。我们家也不好做出那等拆散有情人的事。
没错,许氏甩锅给贾政了。
而且许氏觉得,自己也没冤枉他呀。若不是他在敬儿面前夸赞人家姑娘,敬儿也不会闹着不娶人家姑娘。
既然贾政都这么夸人家了,想来是对这姑娘极满意的。
那她这样说,有什么毛病吗?
完全没有。
吴家太太原本还有些愤怒,待反应过来许氏口中的“我们西府”就是荣国府之后,态度立马就重新热络了起来。
——贾敬只是侯世子,贾政可是国公世子呀。
然后,她就向许氏打听贾政的为人如何。
许氏暗暗挑了挑眉,心说:这吴家太太的心还挺高。
吴家老爷才几品官儿?
本来宁国府和吴家联姻,就是吴家高攀了。
但他们家的目的是为了打入文官集团,也不算太吃亏。
可是,西府可是国公府邸,这吴家太太也真敢想。
但这些,和许氏就没多大关系了。吴家太太既然起了心思,自然会自己和荣国府接触的。
于是,她就委婉地实话实说了:“政儿倒是还好,只是过于端方守礼了些。”
说白了,就是迂腐。
至于其他的,毕竟是一家子,许氏当然不会给一个外人说。
吴家太太若有所思地走了。
眼看和吴家的亲事是结不成了,许氏只得把目光转移到了别家。
很快的,现任国子监祭酒冯克的长女冯氏就入了她的眼。
她先前看中吴家姑娘,是因为吴家姑娘看着温婉恬静的很,觉得这样的姑娘,多半都是心里有数的那种,将来绝对是自己儿子的贤内助。
如今看中冯姑娘,则是看中她能说会道,而且言语之间,条理清晰。虽然性格张扬了些,但也不是那种没有分寸的。
她回来就问贾敬:“你喜不喜欢性格活泼开朗的?”
贾敬的回答很实在,“娶妻娶贤。只要是能像母亲这样,行事有度,能镇住族人的,就很好。”
被儿子真心实意地奉承了一句,许氏心花怒放,心里对冯家姑娘就更满意了几分。
既然贾敬不反对,许氏就开始和冯家太太接触。
这国子监祭酒不过是正四品的官儿,和超品的侯爵差的实在有点儿远。
因此,一开始的时候,冯家太太还以为自己会错了意呢。
直到许氏毫不吝惜地拉着冯家姑娘夸了又夸,又当众从腕上褪下一支玉镯给了人家,冯家太太才终于确信,这是看上她家大姑娘了。
冯家太太很是激动。
若论家私门第,贾敬本是侯府世子。
若论学问本事,年纪轻轻的,就中了举人,只待明年下场,说不定就是进士老爷了。
这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冯家太太回家后和冯克一商量,夫妻二人都觉得这亲事可以结。
双方都有意,事情就好办了。
贾敬和冯姑娘的婚事很快就定下了。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贾政目瞪口呆。
——吴姑娘呢?贾敬的妻子,怎么变成姓冯的啦?
作者有话要说: 如果贾敬知道自己日后的命运,一定会对贾政感激涕零的。
吴氏,实在是太坑了!
第386章 贾政(三十三)
这是贾政重生以来, 第二件变故较大的事情。
上一件,就是陆姨娘小产。
但两件事发生之后,贾政的心境却截然不同。
陆姨娘小产的时候,贾政是纯粹的恐慌, 那是一种事情超出掌控的恐慌。
那个时候, 他自信母亲最喜欢的还是他, 所以不喜欢改变。
但这一次贾敬的妻子换了人选, 他还是恐慌。但恐慌之外,还有那么一丝庆幸。
--
许氏恼了:这两家都心照不宣,就差他们男方出面清媒人了,你说看不上,不娶了。早干嘛去了你?
可无论她怎么说,怎么吗,贾敬就是死活不愿意。
这牛不喝水,总不能强按头吧?
许氏拗不过儿子,只得妥协。
不过……
“你总得让娘知道,你为什么突然就不肯了吧?吴家那边,我也好有个交代呀。”
贾敬就把贾政大大地夸赞吴家姑娘的事说了。
许氏听了,秀眉一蹙,也觉得这姑娘不能娶。
但她的想法,可和贾敬不一样。
她是觉得,吴氏一个未出阁的姑娘,贾政怎么会知道她贤不贤惠呢?
莫不是,这其中还有什么隐情不成?
只要这样想想,她心里总不是那么痛快。
于是,她就慢慢地和吴家疏远了,就好像从来没有过结亲的意思。
吴家那边就不乐意了。
虽然这几年文臣隐隐的有了看不起武将的苗头,但也要看是什么级别的武将。
像宁荣二府这般简在帝心的武勋世家,还是结亲的热门。
贾敬可是宁国候府的继承人,错过了这一个,他们哪里还能再找到这么好的结亲对象?
难免的,吴家太太就找了个机会问了。
这事吧,许氏心里觉得自己家没错,可有些话却是好听不好说。
她只能委婉地表达一下:我们西府的大侄儿夸你闺女秀外慧中,想是曾见过,并心中暗许的。我们家也不好做出那等拆散有情人的事。
没错,许氏甩锅给贾政了。
而且许氏觉得,自己也没冤枉他呀。若不是他在敬儿面前夸赞人家姑娘,敬儿也不会闹着不娶人家姑娘。
既然贾政都这么夸人家了,想来是对这姑娘极满意的。
那她这样说,有什么毛病吗?
完全没有。
吴家太太原本还有些愤怒,待反应过来许氏口中的“我们西府”就是荣国府之后,态度立马就重新热络了起来。
——贾敬只是侯世子,贾政可是国公世子呀。
然后,她就向许氏打听贾政的为人如何。
许氏暗暗挑了挑眉,心说:这吴家太太的心还挺高。
吴家老爷才几品官儿?
本来宁国府和吴家联姻,就是吴家高攀了。
但他们家的目的是为了打入文官集团,也不算太吃亏。
可是,西府可是国公府邸,这吴家太太也真敢想。
但这些,和许氏就没多大关系了。吴家太太既然起了心思,自然会自己和荣国府接触的。
于是,她就委婉地实话实说了:“政儿倒是还好,只是过于端方守礼了些。”
说白了,就是迂腐。
至于其他的,毕竟是一家子,许氏当然不会给一个外人说。
吴家太太若有所思地走了。
眼看和吴家的亲事是结不成了,许氏只得把目光转移到了别家。
很快的,现任国子监祭酒冯克的长女冯氏就入了她的眼。
她先前看中吴家姑娘,是因为吴家姑娘看着温婉恬静的很,觉得这样的姑娘,多半都是心里有数的那种,将来绝对是自己儿子的贤内助。
如今看中冯姑娘,则是看中她能说会道,而且言语之间,条理清晰。虽然性格张扬了些,但也不是那种没有分寸的。
她回来就问贾敬:“你喜不喜欢性格活泼开朗的?”
贾敬的回答很实在,“娶妻娶贤。只要是能像母亲这样,行事有度,能镇住族人的,就很好。”
被儿子真心实意地奉承了一句,许氏心花怒放,心里对冯家姑娘就更满意了几分。
既然贾敬不反对,许氏就开始和冯家太太接触。
这国子监祭酒不过是正四品的官儿,和超品的侯爵差的实在有点儿远。
因此,一开始的时候,冯家太太还以为自己会错了意呢。
直到许氏毫不吝惜地拉着冯家姑娘夸了又夸,又当众从腕上褪下一支玉镯给了人家,冯家太太才终于确信,这是看上她家大姑娘了。
冯家太太很是激动。
若论家私门第,贾敬本是侯府世子。
若论学问本事,年纪轻轻的,就中了举人,只待明年下场,说不定就是进士老爷了。
这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冯家太太回家后和冯克一商量,夫妻二人都觉得这亲事可以结。
双方都有意,事情就好办了。
贾敬和冯姑娘的婚事很快就定下了。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贾政目瞪口呆。
——吴姑娘呢?贾敬的妻子,怎么变成姓冯的啦?
作者有话要说: 如果贾敬知道自己日后的命运,一定会对贾政感激涕零的。
吴氏,实在是太坑了!
第386章 贾政(三十三)
这是贾政重生以来, 第二件变故较大的事情。
上一件,就是陆姨娘小产。
但两件事发生之后,贾政的心境却截然不同。
陆姨娘小产的时候,贾政是纯粹的恐慌, 那是一种事情超出掌控的恐慌。
那个时候, 他自信母亲最喜欢的还是他, 所以不喜欢改变。
但这一次贾敬的妻子换了人选, 他还是恐慌。但恐慌之外,还有那么一丝庆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