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小时候姥姥跟我说过,苏联不是发射过叫‘伴侣号’的卫星回来过嘛?”林冉假装回忆,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伴侣号,原主的姥姥那时候出国深造,知道这些事情应该挺正常的。
比中国早发射卫星的还有美国,不过原主下乡时不过是一个十岁的孩子,不必知道那么多事情。
“你姥姥没告诉你么,苏联发射的那颗卫星在太空中漫游了92天,返回地球时,在跌入大气层过程中烧毁了。”夜风微凉,魏亦鸣把掖起来的袖口放下来。
“这个姥姥倒是没说过,等我找到她一定告诉她。”坐着久了,林冉往椅背上靠了靠,双手背过头后,脑袋枕着。
想到第一次见林冉时,姚师傅就介绍过她在乡下呆了六年,这其中一定有很多心酸的故事,找不到姥姥也许就是其中一件,魏亦鸣想问,却被心中的涩意堵的开不了口。
原主的情绪,林冉也感觉不到,不想话题太沉重,林冉主动换了个话题,“为什么会在大气层里烧毁,是太重了么?”
“也许吧,”魏亦鸣的注意力还在心里很不舒服上,有些心不在焉的回答了句。
“如果太重了,就舍弃些不需要的部分,轻一点也许就不会烧了,”林冉说到一半,不知该怎么往下说了,卫星太轻根本进不了大气层,如果太重又会直接坠入大气层。
想让卫星顺利从太空返回,有很多复杂的技术难题需要解决,调资、制动、防热、软着陆、标位及寻找等等。
而林冉根本不知道魏亦鸣的研究到底遇到了哪方面的瓶颈,她空有一肚子知识,一脑袋数据,却只能在这里说废话。如果可以,她恨不得直接把她知道的部分全部写下来给魏亦鸣研究,然而她不能。
林冉心里的纠结魏亦鸣并不知道,在钢铁厂,他没有教授没有同事,很多事情都不能说出来,今天跟林冉说出来感觉心里的压抑消失了不少,舒了口气,魏亦鸣站了起来,“天色不早了,回去吧。”
林冉跟着魏亦鸣的身后往宿舍走,开始思考把东西写下来,匿名寄给魏亦鸣的可行度。
“你在这等我一下,”不知不觉两个人走到了二楼楼梯,魏亦鸣停下脚步回头说了句,才上楼。
急刹车差点又撞他背上的林冉,点了点头。
“给你,”魏亦鸣从楼上下来,把怀里的东西给林冉,从最开始的手拉犁,到今天的聊天,魏亦鸣总觉得林冉的知识量很丰富,和别的女孩子不一样。也许真的像赵振华说的那样,自己不想看人才被埋没,想收她当徒弟?
看着魏亦鸣递过来的《对流传热与传质》,林冉终于回过了神,他这是对借书这事有多执着啊。
道谢后回屋的林冉,坐在桌子上,无意识的翻开手里的书,几张图纸从夹页里掉了出来,和上次两人拿错挎包时看到的图纸异曲同工,都是一些普通工业用不到的精密零件。
看着图纸旁边写着的公式数据,林冉拿起了笔。
*
日出日落,钢铁厂里每天都热热闹闹,高厂长一大早就坐车去车站接人。
听说是接省城来的人,省城来人,要么是视察工作,要么是有什么新动向。听到这个消息,厂里的职工们干活更卖力气了。
林冉一大早就接到通知,说省城来人给她颁奖了,叫她好好准备一下,一会儿听信儿去厂长办公室呢。
石景钢铁厂大门口,高厂长陪着两个中山装从车上下来,两人都是从省城来的,一个是农业部的,一个是工业部的,到了钢铁厂门口,年长的工业部副部长张罗着下来参观参观。
“老高啊,我是好久没来你们厂子了,你们那是在建什么?瞧着热闹啊,”工业副部长一手挡额头上的太阳,一手指了指远处正在吆喝着的人群。
“那是我们厂要盖的新宿舍楼,前段时间刚把材料购齐,这不是赶紧开工,省得这么多材料在这占地方么。”顺着视线望去,高厂长自豪的说,能盖宿舍楼那是他们厂有本事,这事说出来,面上有光。
“我怎么记着你们跟省砖厂的订单没批下来呢?”孙部长记得清楚,是因为前两年高厂长为了这事没少往省城跑,每次都去他办公室喝茶聊天。但比钢铁厂困难的厂有太多了,怎么说也排不到钢铁厂批砖,这两年倒是看他跑的少了,没想到转头人家连楼都盖上了。
地基是早几年就批下来的,动工也是跟上头打过招呼的,手续都齐全,高厂长也不打怵,“这还多亏了林冉同志,她为我们厂找到了东北一家烧砖的厂子,拉回了不少红砖。”
南江省这边,红砖比之青砖使用的少些,但高厂长对林冉带回来的这批红砖测验过,强度和密度都不输于省城的青砖,这才放心使用。
“林冉?”农业部的周部长反问一句,这名字可太耳熟了,和他们这趟来要找的人同名,但要说是一个人,周部长还是不信,“你们厂有两个叫林冉的?”
“就这一个。”两人虽然从省城而来,但也算是平级的老相识,高厂长说话随意,指了指他手里的奖状。
“我怎么记得她刚入职一个多月吧?”林冉在农业部有多轰动,周部长是最有体会的,手拉犁的事从上报到确定,再到给林冉批了入职手续,那日期都记的牢牢的。
“就是她,还得感谢领导们慧眼识珠,把这么一个优秀的人才早早录入了咱们厂啊!”高厂长拉了长音,再次表示肯定。
--
比中国早发射卫星的还有美国,不过原主下乡时不过是一个十岁的孩子,不必知道那么多事情。
“你姥姥没告诉你么,苏联发射的那颗卫星在太空中漫游了92天,返回地球时,在跌入大气层过程中烧毁了。”夜风微凉,魏亦鸣把掖起来的袖口放下来。
“这个姥姥倒是没说过,等我找到她一定告诉她。”坐着久了,林冉往椅背上靠了靠,双手背过头后,脑袋枕着。
想到第一次见林冉时,姚师傅就介绍过她在乡下呆了六年,这其中一定有很多心酸的故事,找不到姥姥也许就是其中一件,魏亦鸣想问,却被心中的涩意堵的开不了口。
原主的情绪,林冉也感觉不到,不想话题太沉重,林冉主动换了个话题,“为什么会在大气层里烧毁,是太重了么?”
“也许吧,”魏亦鸣的注意力还在心里很不舒服上,有些心不在焉的回答了句。
“如果太重了,就舍弃些不需要的部分,轻一点也许就不会烧了,”林冉说到一半,不知该怎么往下说了,卫星太轻根本进不了大气层,如果太重又会直接坠入大气层。
想让卫星顺利从太空返回,有很多复杂的技术难题需要解决,调资、制动、防热、软着陆、标位及寻找等等。
而林冉根本不知道魏亦鸣的研究到底遇到了哪方面的瓶颈,她空有一肚子知识,一脑袋数据,却只能在这里说废话。如果可以,她恨不得直接把她知道的部分全部写下来给魏亦鸣研究,然而她不能。
林冉心里的纠结魏亦鸣并不知道,在钢铁厂,他没有教授没有同事,很多事情都不能说出来,今天跟林冉说出来感觉心里的压抑消失了不少,舒了口气,魏亦鸣站了起来,“天色不早了,回去吧。”
林冉跟着魏亦鸣的身后往宿舍走,开始思考把东西写下来,匿名寄给魏亦鸣的可行度。
“你在这等我一下,”不知不觉两个人走到了二楼楼梯,魏亦鸣停下脚步回头说了句,才上楼。
急刹车差点又撞他背上的林冉,点了点头。
“给你,”魏亦鸣从楼上下来,把怀里的东西给林冉,从最开始的手拉犁,到今天的聊天,魏亦鸣总觉得林冉的知识量很丰富,和别的女孩子不一样。也许真的像赵振华说的那样,自己不想看人才被埋没,想收她当徒弟?
看着魏亦鸣递过来的《对流传热与传质》,林冉终于回过了神,他这是对借书这事有多执着啊。
道谢后回屋的林冉,坐在桌子上,无意识的翻开手里的书,几张图纸从夹页里掉了出来,和上次两人拿错挎包时看到的图纸异曲同工,都是一些普通工业用不到的精密零件。
看着图纸旁边写着的公式数据,林冉拿起了笔。
*
日出日落,钢铁厂里每天都热热闹闹,高厂长一大早就坐车去车站接人。
听说是接省城来的人,省城来人,要么是视察工作,要么是有什么新动向。听到这个消息,厂里的职工们干活更卖力气了。
林冉一大早就接到通知,说省城来人给她颁奖了,叫她好好准备一下,一会儿听信儿去厂长办公室呢。
石景钢铁厂大门口,高厂长陪着两个中山装从车上下来,两人都是从省城来的,一个是农业部的,一个是工业部的,到了钢铁厂门口,年长的工业部副部长张罗着下来参观参观。
“老高啊,我是好久没来你们厂子了,你们那是在建什么?瞧着热闹啊,”工业副部长一手挡额头上的太阳,一手指了指远处正在吆喝着的人群。
“那是我们厂要盖的新宿舍楼,前段时间刚把材料购齐,这不是赶紧开工,省得这么多材料在这占地方么。”顺着视线望去,高厂长自豪的说,能盖宿舍楼那是他们厂有本事,这事说出来,面上有光。
“我怎么记着你们跟省砖厂的订单没批下来呢?”孙部长记得清楚,是因为前两年高厂长为了这事没少往省城跑,每次都去他办公室喝茶聊天。但比钢铁厂困难的厂有太多了,怎么说也排不到钢铁厂批砖,这两年倒是看他跑的少了,没想到转头人家连楼都盖上了。
地基是早几年就批下来的,动工也是跟上头打过招呼的,手续都齐全,高厂长也不打怵,“这还多亏了林冉同志,她为我们厂找到了东北一家烧砖的厂子,拉回了不少红砖。”
南江省这边,红砖比之青砖使用的少些,但高厂长对林冉带回来的这批红砖测验过,强度和密度都不输于省城的青砖,这才放心使用。
“林冉?”农业部的周部长反问一句,这名字可太耳熟了,和他们这趟来要找的人同名,但要说是一个人,周部长还是不信,“你们厂有两个叫林冉的?”
“就这一个。”两人虽然从省城而来,但也算是平级的老相识,高厂长说话随意,指了指他手里的奖状。
“我怎么记得她刚入职一个多月吧?”林冉在农业部有多轰动,周部长是最有体会的,手拉犁的事从上报到确定,再到给林冉批了入职手续,那日期都记的牢牢的。
“就是她,还得感谢领导们慧眼识珠,把这么一个优秀的人才早早录入了咱们厂啊!”高厂长拉了长音,再次表示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