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页
其他人也看到王洛何出去,但都没说什么。
“络何,这个拿给那个小姑娘。”王爷爷拿出一个古币,递给王洛何。
王洛何脸色不由一变,迅速把古币拿到手里:“爷爷,您怎么还把这个也带来了?”
“古知青的人情我会想办法还的,您们就安心地吃吧,别想太多。”
王爷爷笑了一下:“你不用担心,现在可没谁识货。”
这上林大队里,不乏有人家家里有点有年份的东西,可没被看在眼里。
王洛何见老爷子放松的模样,到底也不好再说什么,他陪着几位老人,看着他们吃饭,又交代了几句,这才回老屋。
而此时,天已经黑透了,王洛何远远地听到大队里小孩子们的笑声,不由怀念起以前过年的时候,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原样呢?
过年期间,大家不用干什么事情,也不想赶集,待在屋里除了吃就是睡,人都捂白了几分。
不过有一件事情值得高兴,那就是小母鸡下蛋了,就是那鸡蛋瞅着很小。
其他知青不在,古如月他们就把这鸡蛋煮了吃掉了,据说这是最有营养的。
此外,大队里的养鸡场的小母鸡们也陆陆续续下蛋,大队高兴得很,养了几个月的鸡,可算是要有收获了。
社员们想要吃鸡蛋,也可以去大队部的养鸡场买了,价格相比外头,会便宜一些。
过年期间,正是走亲戚的时候,鸡蛋是最好的礼物,可不,这养鸡场的鸡蛋都卖光了。
到了元宵,回去探亲的知青们陆续回来,林源清回来得比较晚。
她一回来就给古如月送了一双布鞋,还有她精心准备的各种吃食。
同时,她也带来一个消息,她今年不再待在大队,要调去县城了,让古如月以后去县城找她玩。
古如月早就知道这个事儿,但其他人不晓得,不论是知青还是社员,羡慕得眼睛都要红了。
这年头,想要一份铁饭碗的工作,那太难了,更别说从农村到城市,那个门槛高得其他人不敢想。
然而林源清成功了,也成了大队里人们努力的偶像。
林源清的离开,除了给大队里多带来几分谈资,其实影响并不大,她空缺出来的位置,还没轮到知青们想呢,大队部早就把人选给补上去了。
蓝清丽和齐燕燕是最遗憾的,她们可羡慕林源清的日子了,只可惜的是,她们无法达成人家的成就。
春耕春种,忙得人团团转,老屋这边有摩擦,大家凑合一下日子也就过下去了。
即便在夏收前又来了新知青,对古如月的生活也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七六年是平静的一年,古如月收到过伍凝婷的包裹,也收到过小疯子的包裹,不过这一回,她都没送符了,转而送笋干。
没法,那竹林长得太茂盛了,竹笋多得很,因此她晒了不少的笋干,滋味很不错。
七六年刚翻过去,古如月就有些紧张起来,七七年,这是最重要的一年,但是她还不敢表现出什么异常。
五一刚过去,古如月就敏锐地察觉到了王洛何的变化,他请假的次数变多了。
然后就是大队部,他们突然就对住在猪棚那边的老人们关心起来,特意把她们的住处给挪到了大队部里头。
这种种细微的迹象,古如月就知道,命运的齿轮已经加快了转动的速度。
其他知青也有敏锐的,开始跟家里人联系,探听是否有什么政策变化。
虽然大队里有广播,但大多时候都是摆设用的,想听到外界的消息太难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冯敏 8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9章 源清来访
与其他知青们的躁动相比, 古如月就冷静多了,她知道具体的时间,所以她一点都不慌。
知青们通过各种方法打听, 然而依然没有什么准确的消息,一时间, 上工都懈怠了许多。
六月中旬, 又新一批的知青下来,大家的心瞬时都凉了。
如果政策有变化,那怎么还会有知青下来, 一切不过是他们想太多罢了。
夏天的夜晚还是很凉爽的, 知青们聚集在门口聊天, 蓝清丽和齐燕燕来找古如月聊天。
无非就是抱怨新来的知青屁事儿多, 天天在那边叫嚷, 找老知青帮忙, 烦人得很。
古如月点了下头, 倒是赞同这个话, 今年新来的知青确实比去年的知青还会折腾。
这两年有的知青找了门路回城, 有的结婚了, 总之变化还是不小。
而古如月一直以为蓝清丽前年过年回去后就不会再来,谁知道她过了年继续回来, 相比以往也安分了不少。
她和齐燕燕待在一起的时间长, 古如月偶尔听她抱怨几句,无非就是家里给她找的结婚对象年纪太大, 又要当后妈, 她心气儿高,宁愿在乡下吃苦也不愿嫁过去。
对此,古如月和齐燕燕都是一样的看法, 不能随便拿自己的婚姻当赌注,否则迟早有一天要后悔。
“再过几天就要双抢了,提早做好准备吧。”古如月笑着说道,在乡下待了两年,怎么应付农忙,也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
“早就准备好了,手套、水壶、药膏都有。”蓝清丽数了数,问古如月,“你那个在下林大队的朋友什么时候再过来,让她再带点药膏吧,挺好用的。”
--
“络何,这个拿给那个小姑娘。”王爷爷拿出一个古币,递给王洛何。
王洛何脸色不由一变,迅速把古币拿到手里:“爷爷,您怎么还把这个也带来了?”
“古知青的人情我会想办法还的,您们就安心地吃吧,别想太多。”
王爷爷笑了一下:“你不用担心,现在可没谁识货。”
这上林大队里,不乏有人家家里有点有年份的东西,可没被看在眼里。
王洛何见老爷子放松的模样,到底也不好再说什么,他陪着几位老人,看着他们吃饭,又交代了几句,这才回老屋。
而此时,天已经黑透了,王洛何远远地听到大队里小孩子们的笑声,不由怀念起以前过年的时候,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原样呢?
过年期间,大家不用干什么事情,也不想赶集,待在屋里除了吃就是睡,人都捂白了几分。
不过有一件事情值得高兴,那就是小母鸡下蛋了,就是那鸡蛋瞅着很小。
其他知青不在,古如月他们就把这鸡蛋煮了吃掉了,据说这是最有营养的。
此外,大队里的养鸡场的小母鸡们也陆陆续续下蛋,大队高兴得很,养了几个月的鸡,可算是要有收获了。
社员们想要吃鸡蛋,也可以去大队部的养鸡场买了,价格相比外头,会便宜一些。
过年期间,正是走亲戚的时候,鸡蛋是最好的礼物,可不,这养鸡场的鸡蛋都卖光了。
到了元宵,回去探亲的知青们陆续回来,林源清回来得比较晚。
她一回来就给古如月送了一双布鞋,还有她精心准备的各种吃食。
同时,她也带来一个消息,她今年不再待在大队,要调去县城了,让古如月以后去县城找她玩。
古如月早就知道这个事儿,但其他人不晓得,不论是知青还是社员,羡慕得眼睛都要红了。
这年头,想要一份铁饭碗的工作,那太难了,更别说从农村到城市,那个门槛高得其他人不敢想。
然而林源清成功了,也成了大队里人们努力的偶像。
林源清的离开,除了给大队里多带来几分谈资,其实影响并不大,她空缺出来的位置,还没轮到知青们想呢,大队部早就把人选给补上去了。
蓝清丽和齐燕燕是最遗憾的,她们可羡慕林源清的日子了,只可惜的是,她们无法达成人家的成就。
春耕春种,忙得人团团转,老屋这边有摩擦,大家凑合一下日子也就过下去了。
即便在夏收前又来了新知青,对古如月的生活也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七六年是平静的一年,古如月收到过伍凝婷的包裹,也收到过小疯子的包裹,不过这一回,她都没送符了,转而送笋干。
没法,那竹林长得太茂盛了,竹笋多得很,因此她晒了不少的笋干,滋味很不错。
七六年刚翻过去,古如月就有些紧张起来,七七年,这是最重要的一年,但是她还不敢表现出什么异常。
五一刚过去,古如月就敏锐地察觉到了王洛何的变化,他请假的次数变多了。
然后就是大队部,他们突然就对住在猪棚那边的老人们关心起来,特意把她们的住处给挪到了大队部里头。
这种种细微的迹象,古如月就知道,命运的齿轮已经加快了转动的速度。
其他知青也有敏锐的,开始跟家里人联系,探听是否有什么政策变化。
虽然大队里有广播,但大多时候都是摆设用的,想听到外界的消息太难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冯敏 8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9章 源清来访
与其他知青们的躁动相比, 古如月就冷静多了,她知道具体的时间,所以她一点都不慌。
知青们通过各种方法打听, 然而依然没有什么准确的消息,一时间, 上工都懈怠了许多。
六月中旬, 又新一批的知青下来,大家的心瞬时都凉了。
如果政策有变化,那怎么还会有知青下来, 一切不过是他们想太多罢了。
夏天的夜晚还是很凉爽的, 知青们聚集在门口聊天, 蓝清丽和齐燕燕来找古如月聊天。
无非就是抱怨新来的知青屁事儿多, 天天在那边叫嚷, 找老知青帮忙, 烦人得很。
古如月点了下头, 倒是赞同这个话, 今年新来的知青确实比去年的知青还会折腾。
这两年有的知青找了门路回城, 有的结婚了, 总之变化还是不小。
而古如月一直以为蓝清丽前年过年回去后就不会再来,谁知道她过了年继续回来, 相比以往也安分了不少。
她和齐燕燕待在一起的时间长, 古如月偶尔听她抱怨几句,无非就是家里给她找的结婚对象年纪太大, 又要当后妈, 她心气儿高,宁愿在乡下吃苦也不愿嫁过去。
对此,古如月和齐燕燕都是一样的看法, 不能随便拿自己的婚姻当赌注,否则迟早有一天要后悔。
“再过几天就要双抢了,提早做好准备吧。”古如月笑着说道,在乡下待了两年,怎么应付农忙,也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
“早就准备好了,手套、水壶、药膏都有。”蓝清丽数了数,问古如月,“你那个在下林大队的朋友什么时候再过来,让她再带点药膏吧,挺好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