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页
“我真心诚意地想要了解贵国的一切,如果皇上能够允许我学习满语就好了,我甚至愿意留在大清成为这里的一份子。”
白晋夸张地咏叹起来,分分钟就想要跳槽到大清。
胤礽:这白晋,他不知道太主动了反而会引起汗阿玛的怀疑吗?
果然,康熙笑容淡了一些:“哦?满语,可以汉语更加难学呢,朕倒是从未要求汉臣们来学习满语,难得使者对满语有兴趣。”
白晋仿佛真的没看出来康熙的反应,他积极道:“皇上准许的话,我愿意学习满语,等我学成,一定为皇上以满语写下几何学与数学的书籍。”
康熙挑了挑眉:“既然如此,朕给你个机会。来人,传圣旨,朕即命白晋学习满语,若能学成,朕就满足白晋想要留在大清的愿望。”
白晋闻言,大喜过望,大清的帝王比他想象中要好说话许多!
一场宴席,宾主尽欢。
宴席散去后,康熙留下了两位儿子,对胤禔与胤礽道:“你们都看到了吧?”
胤禷认真道:“儿臣看到了。”
胤礽迷茫脸,一时没搞懂汗阿玛与大哥的脑回路:啥,看到啥了?
康熙:“这些外国使臣,都眼巴巴地求着来与大清合作呢!他们说尽好话,朕随手给一些小恩惠,他们就感激淋涕,若朕有何要求,他们跑得比太监都快,你们可知道这是为什么?”
不等儿子们回答,康熙冷声道:“因为大清国力强大,大清有他们寻求的巨大利益,又有足够的实力威慑他们。”
“你们切记,这些洋患终会成为日后需要治理的一大难题,这些外洋来使可以为了这些捧着我们,而一旦我们变得弱小,他们就会如同狼一样冲上来撕咬。”
康熙教育两位儿子,尤其重点教育胤礽:“对外洋人,可以表面怀以仁义,可心底的警惕需要时刻惦记着,即使他们在大清拥有了国籍,他们的心到底是不是大清的又有谁能保证呢?除非等到他们的子子孙孙辈,彻底忘记了自己的祖先来自哪里,他们会融入这里,成为大清的一份子。”
“所以,要利用他们,不可全信任他们。”
胤礽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忙顺杆子往上爬:“汗阿玛,您怎么就答应了让白晋学习满语呢?他要是学习了满语与汉语,大清的一切不都让他看在眼中,记在心中了吗?”
胤禔迟疑道:“也许,汗阿玛本就不打算让白晋回国?”
康熙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还是保清有悟性,明白朕之心思。南怀仁年纪大了,随时都有可能乞休,朕需要为以后做准备。”
无论是南怀仁身后的耶稣会,还是洋外的人脉关系,康熙需要一个能够接替南怀仁的人,而白晋运气好,恰好在这时候入了康熙的眼。
胤礽接着道:“外洋人那么积极要学习我国的语言,我们可不能落后了呀!汗阿玛说不能全信他们,那我们是不是也该培养属于大清的翻译官呢?”
康熙瞥了他一眼,不说话。
胤禔提醒道:“大清有自己的翻译官,礼部有,纳兰性德不也培养了一批人?”
胤礽摇摇头:“那太少了,想要接触大清的国家又那么多,他们不断地派遣人过来,大清为何不派遣人出去呢?外头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光听别人带来的消息可不行,儿臣觉得大清需要派遣自己人,去往外边走,拜访外边的国王,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走动,这样才能宣扬大国之威呀!人们都说葡萄牙是海上霸主,啥时候别人提起霸主的时候,能想到大清呢?东瀛那儿到现在还在称呼大清为唐,他们连这都搞不清,咱们得派人去提醒提醒。”
康熙:“所以呢,保成又想做甚?”
这个“又”字,用得绝妙,一个字就道出了老父亲那睿智通透,一眼就看穿胤礽内心小九九的智慧。
胤礽道:“儿臣就是想提一嘴,不如建学堂,专门用以培养大清的翻译人才,从民间招募记忆好的人前来学习,毕业后又对应的翻译岗位,或是派遣出去。”
言下之意,直接绕过科举选拔上来的八股文人才,转而从外头招募来学生专门学习语言,一旦他们结业出来做事,就不是做官了,而是多出来了一个新的语言类行业。
胤禔惊讶道:“你这样做,至全国各地秀才于何地?”
“科举考试犹如万人过独木桥,多少人奋战十几年都没能考上,每年几万个人参考,最终选拔出来几十个,那么剩余的人不也一样需要去寻找生计吗?只是提供一个新的就业方向罢了,又不是强制,不愿意的可以不来,有志向的会自己上钩,做这些事,只需要有钱建学堂,有人脉请动教书先生就好了,到时候自会有人教了束脩前来报名。”
胤礽再接再厉:“容若培养的这些人,可不正巧能来当第一批先生?”
康熙本是打算将两个儿子拎到自己身边来好好教导,尤其敲打胤礽莫要因为他接见了法兰西使臣就掉以轻心,谁知竟还扯出了新的主意来。
“保成所说的主意很好,”康熙冷冷道:“既然你有那么多的想法,不如此事就交给你来办。”
胤礽目光与康熙的对上,心头拔凉拔凉。
康熙:别想偷懒,真以为可以光说不干?
“此事,就当做是朕对保成能力的考验吧,不要找索额图。”
--
白晋夸张地咏叹起来,分分钟就想要跳槽到大清。
胤礽:这白晋,他不知道太主动了反而会引起汗阿玛的怀疑吗?
果然,康熙笑容淡了一些:“哦?满语,可以汉语更加难学呢,朕倒是从未要求汉臣们来学习满语,难得使者对满语有兴趣。”
白晋仿佛真的没看出来康熙的反应,他积极道:“皇上准许的话,我愿意学习满语,等我学成,一定为皇上以满语写下几何学与数学的书籍。”
康熙挑了挑眉:“既然如此,朕给你个机会。来人,传圣旨,朕即命白晋学习满语,若能学成,朕就满足白晋想要留在大清的愿望。”
白晋闻言,大喜过望,大清的帝王比他想象中要好说话许多!
一场宴席,宾主尽欢。
宴席散去后,康熙留下了两位儿子,对胤禔与胤礽道:“你们都看到了吧?”
胤禷认真道:“儿臣看到了。”
胤礽迷茫脸,一时没搞懂汗阿玛与大哥的脑回路:啥,看到啥了?
康熙:“这些外国使臣,都眼巴巴地求着来与大清合作呢!他们说尽好话,朕随手给一些小恩惠,他们就感激淋涕,若朕有何要求,他们跑得比太监都快,你们可知道这是为什么?”
不等儿子们回答,康熙冷声道:“因为大清国力强大,大清有他们寻求的巨大利益,又有足够的实力威慑他们。”
“你们切记,这些洋患终会成为日后需要治理的一大难题,这些外洋来使可以为了这些捧着我们,而一旦我们变得弱小,他们就会如同狼一样冲上来撕咬。”
康熙教育两位儿子,尤其重点教育胤礽:“对外洋人,可以表面怀以仁义,可心底的警惕需要时刻惦记着,即使他们在大清拥有了国籍,他们的心到底是不是大清的又有谁能保证呢?除非等到他们的子子孙孙辈,彻底忘记了自己的祖先来自哪里,他们会融入这里,成为大清的一份子。”
“所以,要利用他们,不可全信任他们。”
胤礽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忙顺杆子往上爬:“汗阿玛,您怎么就答应了让白晋学习满语呢?他要是学习了满语与汉语,大清的一切不都让他看在眼中,记在心中了吗?”
胤禔迟疑道:“也许,汗阿玛本就不打算让白晋回国?”
康熙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还是保清有悟性,明白朕之心思。南怀仁年纪大了,随时都有可能乞休,朕需要为以后做准备。”
无论是南怀仁身后的耶稣会,还是洋外的人脉关系,康熙需要一个能够接替南怀仁的人,而白晋运气好,恰好在这时候入了康熙的眼。
胤礽接着道:“外洋人那么积极要学习我国的语言,我们可不能落后了呀!汗阿玛说不能全信他们,那我们是不是也该培养属于大清的翻译官呢?”
康熙瞥了他一眼,不说话。
胤禔提醒道:“大清有自己的翻译官,礼部有,纳兰性德不也培养了一批人?”
胤礽摇摇头:“那太少了,想要接触大清的国家又那么多,他们不断地派遣人过来,大清为何不派遣人出去呢?外头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光听别人带来的消息可不行,儿臣觉得大清需要派遣自己人,去往外边走,拜访外边的国王,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走动,这样才能宣扬大国之威呀!人们都说葡萄牙是海上霸主,啥时候别人提起霸主的时候,能想到大清呢?东瀛那儿到现在还在称呼大清为唐,他们连这都搞不清,咱们得派人去提醒提醒。”
康熙:“所以呢,保成又想做甚?”
这个“又”字,用得绝妙,一个字就道出了老父亲那睿智通透,一眼就看穿胤礽内心小九九的智慧。
胤礽道:“儿臣就是想提一嘴,不如建学堂,专门用以培养大清的翻译人才,从民间招募记忆好的人前来学习,毕业后又对应的翻译岗位,或是派遣出去。”
言下之意,直接绕过科举选拔上来的八股文人才,转而从外头招募来学生专门学习语言,一旦他们结业出来做事,就不是做官了,而是多出来了一个新的语言类行业。
胤禔惊讶道:“你这样做,至全国各地秀才于何地?”
“科举考试犹如万人过独木桥,多少人奋战十几年都没能考上,每年几万个人参考,最终选拔出来几十个,那么剩余的人不也一样需要去寻找生计吗?只是提供一个新的就业方向罢了,又不是强制,不愿意的可以不来,有志向的会自己上钩,做这些事,只需要有钱建学堂,有人脉请动教书先生就好了,到时候自会有人教了束脩前来报名。”
胤礽再接再厉:“容若培养的这些人,可不正巧能来当第一批先生?”
康熙本是打算将两个儿子拎到自己身边来好好教导,尤其敲打胤礽莫要因为他接见了法兰西使臣就掉以轻心,谁知竟还扯出了新的主意来。
“保成所说的主意很好,”康熙冷冷道:“既然你有那么多的想法,不如此事就交给你来办。”
胤礽目光与康熙的对上,心头拔凉拔凉。
康熙:别想偷懒,真以为可以光说不干?
“此事,就当做是朕对保成能力的考验吧,不要找索额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