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丰笑道:“身体真的很糟糕了,坐一会儿就不行,你们去吧!我确实要休息了。”
范宁点点头,带着朱齐去了书房,朱佩和姑姑扶着祖父去寝房休息了。
书房内,范宁对朱齐道:“朝廷准备大规模开发南大陆,这可是北岛的机会,尽量配合朝廷招募百姓,人口才是第一重要的东西。”
朱齐点点头,“我记住了,我回去后就让元老会协商,大家动员起来争取人口。”
这时,使女送来茶,范宁接过茶盏坐下,他喝了口热茶问道:“北岛现在情况如何了?”
朱齐笑道:“这大半年,北岛人口持续上涨,又增加了八千户百姓,这里面有朝廷安排的辽国汉人,也有我们自己招募的宋朝百姓,我们又增加了三座县城,齐城、鲁城和晋城,加上原来的吴、越、宋三城,现在已经增到六个县,近两万户百姓。”
“那有没有考虑向北面发展?”
“有!”
朱齐道:“我们接下来还要修两座县城,准备放在最北面的半岛上。”
“放在最北面的半岛是不是太远了一点?”
“也不算太远吧!一方面要和努阿美岛的汉城联系,另外在那边修建码头和中转仓库,可以省下货船一天多一点的航程。”
范宁一怔,“不对吧!从最北面的半岛到吴城县可以要走两天半的时间。”
朱齐笑道:“那是以前,今年我们造船场研制成功一种螺旋桨,用它来替代明轮,使船只航速更快,从最北面到吴城县只要一天半就足够了。”
范宁大喜,自己向朱孝霖提出的螺旋桨驱动已经研制很多年了,自己本来已经不抱希望,没想到居然研制成功了。
“你这次过来,就是用螺旋桨驱动吗?”
“正是,一共走了二十三天,比从前的二十六天减少了三天。”
“怎么才减少三天?”范宁着实有点失望。
朱齐解释道:“大哥有所不知,这种螺旋桨用在三千石的货船上速度确实很快,但用在万石货船上,效果就不显著了,只是比较节省焦炭,所以北岛和南岛以及和南大陆之间的联系,尽量用三千石的船只,非常便捷。”
这时,朱齐目光黯然道:“还有一件事要给大哥说一下,我本堂四叔,五月份全家移民来北岛,但在努阿美岛的北面数百里外的海面上遇到了强风暴,十艘船翻沉了三艘,后来救起五十余人,还最后还是遇难一百四十三人,本堂四叔一家七口也不幸遇难了,这件事我还不敢告诉祖父,阿姑那边也不敢说。”
朱齐所说的本堂四叔就是朱元甫的四儿子,朱佩的亲四叔朱孝男,他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出嫁了,三个儿子都才十几岁,没到一家七口都遇难了。
朱佩的三个叔父,二叔朱孝霖带着杨氏船场数千口人去了北岛,三叔朱孝华贪恋大宋繁华,不肯移民去北岛,四叔朱孝男被说服,全家人决定去北岛,没到半路上遇到了海难,这是北岛遭遇的第一次海难,三叔一家就遇到了。
范宁沉默片刻道:“这件事你就别再提了,我找到时机再告诉他们,祖父年纪大了,这件事更不能告诉他。”
第七百零三章 圆厅议事
两天后,在《信报》上,范宁发表了实名文章《那里蕴藏着无尽的财富》,文章详细介绍南大陆的现状,以及各种丰富矿藏,不仅有金银矿,还有高品位的铁矿以及炭矿,文章中描述了南大陆百姓的幸福生活,文章中指出南大陆其实并不遥远,只要二十几天就能抵达,他鼓励更多百姓移民南大陆,鼓励更多的商人去南大陆开矿。
这就是要用舆论来进行铺垫了,当天上午,范宁正式向曹太后提交了他关于南大陆的开发投资计划书。
提出在三年内分五期投资一千万贯的计划,这份计划曹太后也没有立刻表态,她需要考虑后再说。
知政堂的圆厅内,几名相国开始商议南大陆的开发方案,这是天子昨天压下来的头号大事,相国们不得不重视。
议事由右相富弼主持,除了七名相国外,还有二十几名各部侍郎、监卿、三司主案等实职高官。
这里需要多说几句,宋军收复幽燕后,战争暂时平息,王安石继续推动他的变法,这一次变法是重头戏,改革官制,简而言之就是恢复唐制。
自大宋建立以来,六部以及各寺监基本上都被架空了,实权被三司掌控,还有东西审官院将吏部架空,枢密院架空了兵部。
最后导致各部侍郎、郎中只是一个头衔,官员们带着这个头衔去地方任职,再比如相邻的两个县,很可能是一个是转正后的京官知县,另一个却是没有转正的县令。
大宋官制非常复杂,也非常混乱,既无定员,也无专职,机构重叠,到最后就连吏部和审官院的官员都是一头雾水。
这种过于复杂的官制就带来大量只拿钱不干事的冗官,造成政出多门,朝廷效率极其低下等等后果。
但改革官制必然会涉及大量官员的利益,所以之前赵顼采纳了范宁两步走的建议,第一步清理虚官。
用爵位和海外土地换虚官,并准许爵位继承三代,这个方案得到了虚官们的响应和拥护,包括节度使、防御使、观察使、刺史、太守、团练使、别驾等等大量虚官都被顺利裁撤,朝廷内的官员少了一半,每月俸禄开支也减少了数十万贯。
--
范宁点点头,带着朱齐去了书房,朱佩和姑姑扶着祖父去寝房休息了。
书房内,范宁对朱齐道:“朝廷准备大规模开发南大陆,这可是北岛的机会,尽量配合朝廷招募百姓,人口才是第一重要的东西。”
朱齐点点头,“我记住了,我回去后就让元老会协商,大家动员起来争取人口。”
这时,使女送来茶,范宁接过茶盏坐下,他喝了口热茶问道:“北岛现在情况如何了?”
朱齐笑道:“这大半年,北岛人口持续上涨,又增加了八千户百姓,这里面有朝廷安排的辽国汉人,也有我们自己招募的宋朝百姓,我们又增加了三座县城,齐城、鲁城和晋城,加上原来的吴、越、宋三城,现在已经增到六个县,近两万户百姓。”
“那有没有考虑向北面发展?”
“有!”
朱齐道:“我们接下来还要修两座县城,准备放在最北面的半岛上。”
“放在最北面的半岛是不是太远了一点?”
“也不算太远吧!一方面要和努阿美岛的汉城联系,另外在那边修建码头和中转仓库,可以省下货船一天多一点的航程。”
范宁一怔,“不对吧!从最北面的半岛到吴城县可以要走两天半的时间。”
朱齐笑道:“那是以前,今年我们造船场研制成功一种螺旋桨,用它来替代明轮,使船只航速更快,从最北面到吴城县只要一天半就足够了。”
范宁大喜,自己向朱孝霖提出的螺旋桨驱动已经研制很多年了,自己本来已经不抱希望,没想到居然研制成功了。
“你这次过来,就是用螺旋桨驱动吗?”
“正是,一共走了二十三天,比从前的二十六天减少了三天。”
“怎么才减少三天?”范宁着实有点失望。
朱齐解释道:“大哥有所不知,这种螺旋桨用在三千石的货船上速度确实很快,但用在万石货船上,效果就不显著了,只是比较节省焦炭,所以北岛和南岛以及和南大陆之间的联系,尽量用三千石的船只,非常便捷。”
这时,朱齐目光黯然道:“还有一件事要给大哥说一下,我本堂四叔,五月份全家移民来北岛,但在努阿美岛的北面数百里外的海面上遇到了强风暴,十艘船翻沉了三艘,后来救起五十余人,还最后还是遇难一百四十三人,本堂四叔一家七口也不幸遇难了,这件事我还不敢告诉祖父,阿姑那边也不敢说。”
朱齐所说的本堂四叔就是朱元甫的四儿子,朱佩的亲四叔朱孝男,他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出嫁了,三个儿子都才十几岁,没到一家七口都遇难了。
朱佩的三个叔父,二叔朱孝霖带着杨氏船场数千口人去了北岛,三叔朱孝华贪恋大宋繁华,不肯移民去北岛,四叔朱孝男被说服,全家人决定去北岛,没到半路上遇到了海难,这是北岛遭遇的第一次海难,三叔一家就遇到了。
范宁沉默片刻道:“这件事你就别再提了,我找到时机再告诉他们,祖父年纪大了,这件事更不能告诉他。”
第七百零三章 圆厅议事
两天后,在《信报》上,范宁发表了实名文章《那里蕴藏着无尽的财富》,文章详细介绍南大陆的现状,以及各种丰富矿藏,不仅有金银矿,还有高品位的铁矿以及炭矿,文章中描述了南大陆百姓的幸福生活,文章中指出南大陆其实并不遥远,只要二十几天就能抵达,他鼓励更多百姓移民南大陆,鼓励更多的商人去南大陆开矿。
这就是要用舆论来进行铺垫了,当天上午,范宁正式向曹太后提交了他关于南大陆的开发投资计划书。
提出在三年内分五期投资一千万贯的计划,这份计划曹太后也没有立刻表态,她需要考虑后再说。
知政堂的圆厅内,几名相国开始商议南大陆的开发方案,这是天子昨天压下来的头号大事,相国们不得不重视。
议事由右相富弼主持,除了七名相国外,还有二十几名各部侍郎、监卿、三司主案等实职高官。
这里需要多说几句,宋军收复幽燕后,战争暂时平息,王安石继续推动他的变法,这一次变法是重头戏,改革官制,简而言之就是恢复唐制。
自大宋建立以来,六部以及各寺监基本上都被架空了,实权被三司掌控,还有东西审官院将吏部架空,枢密院架空了兵部。
最后导致各部侍郎、郎中只是一个头衔,官员们带着这个头衔去地方任职,再比如相邻的两个县,很可能是一个是转正后的京官知县,另一个却是没有转正的县令。
大宋官制非常复杂,也非常混乱,既无定员,也无专职,机构重叠,到最后就连吏部和审官院的官员都是一头雾水。
这种过于复杂的官制就带来大量只拿钱不干事的冗官,造成政出多门,朝廷效率极其低下等等后果。
但改革官制必然会涉及大量官员的利益,所以之前赵顼采纳了范宁两步走的建议,第一步清理虚官。
用爵位和海外土地换虚官,并准许爵位继承三代,这个方案得到了虚官们的响应和拥护,包括节度使、防御使、观察使、刺史、太守、团练使、别驾等等大量虚官都被顺利裁撤,朝廷内的官员少了一半,每月俸禄开支也减少了数十万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