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愣了愣,眼前的佳人的确眼熟,她一时却记不起到底在哪里见过。
    说来阿嫂当年在别院湖旁挥笔画下的水墨牡丹,气韵生动,至今还如在眼前
    琉璃眼睛一亮,脑海里一个少女的身影顿时清晰起来当年在裴家别院的斗花会上,崔带的小妹不正是十三娘么?那时她年纪尚幼,却已写得一手好诗她不由笑了起来:十三娘慧质天生,出口成章,才真真让人佩服。
    那边厢,裴行俭与裴炎也寒暄了几句,转头jiāo代道:你好好照顾弟妹,我带子隆去看看我在西疆拓的碑文。两人转身往外院书房而去。
    琉璃也引着崔十三娘往里走。这院子虽然早已被于氏婆媳收拾过,却到底还缺些装点,上房里更是连待客的饮具都未来得及收拾出来,琉璃抱歉不迭。
    崔十三娘笑道:原是子隆xing急了,收到阿兄的帖子,欢喜之下立时三刻便要过来,我拦都拦不住。她四下打量了几眼,听闻阿嫂是昨日才到京,如今处处便能这般齐整,换了是我,还不晓得是怎样一副兵荒马乱!
    琉璃解释道:原是阿母早几日便打发人来收拾过了,我自己带的东西还乱着呢,好些都还未分出箱来。
    崔十三娘微笑颌首:是邢国公夫人么?早些年我在宫宴上也曾有幸被夫人提点两回,这才晓得国夫人中,原来也有这般热心肯提携后辈的!阿嫂好福气!
    她原本生得便好,说起话来更是时时含笑,字字妥帖,让人如沐chūn风。琉璃暗暗点头,难怪于夫人会夸赞她齐全,果然是玲珑剔透!不知怎地,突然间又想起了模样太过病弱、待人也有些冷淡的岑娘,心头不由一阵怅然。
    崔十三娘端起杯盏喝了一口刚上的枣浆,惬意地眯了眯眼:原先岑娘姊姊便常与我们说起,阿嫂最有慧心,任是什么寻常东西都能做出不一般的美味来。果然如此。
    大约也是想起了岑娘,她低声叹了口气:其实,岑娘姊姊一直很是有些抱憾,说是那时因中秋劳累染了病,未能亲身去送别阿嫂,只怕会被阿嫂误会了。
    琉璃忙道:哪里,这全是我的不是!当日她身子不好,还记得送了那般用心的一份程仪过来,我感激还来不及,怎么会误会?只是当日我忙着收拾行装,便没有多说;到了西州后又是诸事繁忙,竟未曾给她写过一封书信,原想着原想着迟早要回长安,迟早都会再见面,却没想到,有些人却是再没有迟早了。
    两人一时都沉默下来。琉璃低头喝了口浆水,索xing转了话题:妹妹这些年还好吧?在她的印象里,比起岑娘来,十三娘似乎跟那位崔关系更为亲近。
    十三娘眼睛一亮:多谢阿嫂惦记。姊姊这些年也经历了些事,如今倒还好。不瞒阿嫂说,我这姊姊xing子有些高傲,等闲人都不放在眼中。当年阿嫂毅然散尽家产,随夫君就任,她听得此事,肠子都悔青了,只道自己是个有眼无珠的。此次知晓阿嫂归京,姊姊定会登门致歉,还望阿嫂大人大量,宽恕则个。
    琉璃笑着摇头:她原是心直口快之人,我怎会怪她?如果不是遇到了十三娘,她都想不起崔这个人了,更别谈去记恨。
    十三娘展颜而笑,想了想又道:其实还有一个姊姊,心内对阿嫂更又是感激又是羞愧,十年来只想跟阿嫂好好告声罪,却又没脸给阿嫂写信,更莫提来见阿嫂。
    琉璃惊讶地看了她一眼,却见十三娘嘴角依旧抿着笑意,眼睛却是一眨不眨地看着自己,心头不由一动,想了想笑道:是么?到底是哪个崔家姊妹?
    十三娘轻声道:是河东公府的世子夫人,静娘姊姊。
    琉璃原本便已猜到了几分,听得这名字,倒是有点意外:原来是崔夫人。长安的女眷来往,只有关系亲近的才会以闺名相称,这位世子夫人当初得罪裴炎可是得罪得不轻,如今跟他的新夫人却是如此亲密十三娘叹了口气:阿嫂想来也知晓,裴世子原非大长公主所出!其实世子的母亲,就是静娘姊姊嫡亲的姑母。她生下世子便过世了。河东公由先皇做主尚了大长公主时,世子才周岁,被大长公主养在身边,万般娇宠。她原本是想给世子娶个宗室女的,河东公却不肯毁约。因此大长公主对这门婚事,一开始就不大满意。
    琉璃好不吃惊,这事她还是第一次听说。她一直以为裴承先是临海的儿子,才会那般骄横霸道,全然不似裴氏子弟,听十三娘的意思,原来是故意被养歪了?如此说来,河东公府明明不缺管事娘子,却总是由世子夫人亲自出面来做那些又得罪人风险又大的事qíng,也是这位大长公主特意安排的?
    崔十三娘看了琉璃一眼,低声说了下去:这般qíng形下,静娘姊姊的处境可想而知。有些事她就算不愿去做,不敢去做,又如何敢不去做?何况世子的xing子又是随意惯了的,只道公主对他不薄,何尝能体谅静娘的难处?静娘那几年里,过得极是煎熬,凡事略不如大长公主的意,在院子里被晾上半个时辰也是常事!
    说来还要多谢阿嫂在芙蓉宴上的那番随机应变。静娘姊姊自知无路可退,可她膝下有稚龄幼女,背后还有父母家族,总不能让他们也一道背上黑锅,因此当日就给大长公主留书一封,言明父母尚在,敢不自珍,归家侍疾,以尽本分,转身便回了崔家。
    琉璃微微一怔,忍不住笑了起来难怪大长公主当夜便病倒了,原来首功还不是自己,而是这位毅然反出河东公府的崔静娘!
    看见琉璃的笑脸,崔十三娘的脸色也放松了许多:静娘姊姊回到崔家后便大病了一场,说是回想那几年,竟如做了场噩梦,自己都不明白怎么做下了那些事!
    她原是打算和离的,两家都已议好章程,只待风声过了便办,谁知便出了阿兄去西域任职的事,之前的事也突然都传了出来。世子找到静娘追问,得知真相后险些没发狂,还是静娘好生劝慰了他一番才罢。经此一事,两人倒是好了。
    只是那时大长公主病qíng还不算太重,xing子却越发乖戾,对静娘又是深恶痛绝,百般刁难。河东公虽有心维护,到底力不能逮。世子索xing以求学为名,遣散姬妾,搬出了公府。这些年里,世子一心向上,静娘也是勤勉持家,如今无论裴氏族人还是崔氏姊妹,哪个对他们心里不敬服?
    不过如此一来,却也有一桩不好,两人不在府中,消息难免闭塞。因此河东公今年四月病倒之后,世子与静娘竟是隔了两日才知。偏偏常乐大长公主又进宫告了一状,说世子离府别居,不愿在chuáng前侍疾,惹得圣人大怒。世子与静娘要回府尽孝,那边也不许他们进门,还是多亏遇见了蒋奉御府上的凌夫人,这才进了门。这几个月里,两人日夜守在河东公与大长公主的病chuáng之前,熬得都脱了形。
    琉璃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看来临海公主是谋划多年了,可惜还是功亏一篑!蒋奉御的夫人绝不是无缘无故多管这桩闲事的,至于裴如琢夫妻近日的所作所为被传得人所皆知,自然也是有人在推波助澜!这样说来,自己和裴行俭之所以要早日去河东公府一趟,为的不过是坐实他们的确孝顺?
    崔十三娘长长地叹了口气:阿嫂只知其一,大长公主如此行径,是因为河东公已然病倒,无法再维护世子,而他一旦病故,那爵位便要传到世子手中。大长公主自己有儿有孙,自然要为他们做些打算!如今她还说动了常乐大长公主cha手此事。常乐在朝中诸公主里威望最高,平素也最得圣人敬重,自是一言九鼎。世子夫妻便没少受她排揎,圣人那边会如何决断,也是两说。
    可事qíng已到了这一步,裴世子便是有心退让,但这一步又岂是轻易能退的?如今这河东公之位已非爵禄之事,而是关系到世子夫妇的名声前程,一旦有失,便坐实了两人不孝之名。莫说他们,便是他们的子女后人,只怕日后也难以立足!
    琉璃不由点头,的确,在眼下这个孝道大于天的世道里,一个不孝的名声的确能让人翻不得身这才是裴炎夫妻今天急着上门拜访的原因吧?如此看来,武后所谓的亲自过问其实是另有打算想明白此节,她心里顿时踏实了许多,微笑道:多谢十三娘直言相告,实不相瞒,这两日我也听人说起,世子夫妇如今衣不解带,侍疾甚周,是难得的孝子贤妇,可见公道自在人心。过两日我会去河东公府拜见长辈,有若机缘,也会向崔夫人讨教几句。百善孝为先,世子夫妇如此纯孝,我裴氏族人,自然该多学着些。
    崔十三娘看着琉璃,嘴角慢慢扬了起来。她的脸上一直都带着笑,但此刻满屋的烛光却仿佛都落入了那双灵动的眸子。阿嫂!她的声音有掩不住的欢喜,阿嫂真真是气度宽宏!
    琉璃几乎被这个笑容晃花了眼,听得这夸赞,脸上微热,忍不住从心底里叹出了一句:哪里比得上你和裴舍人!
    远远的,帘外传来了男子的说笑声,琉璃和十三娘相视一眼,都笑着站起身来。
    裴行俭和裴炎显然心qíng都不错,他们这一落座,上房的气氛便越发热烈了起来。身为主人的琉璃和裴行俭固然言笑晏晏,崔十三娘更是妙语如珠。到了后来,连裴炎都主动说起了自己当监察御史时遇到的一桩事:
    那人犯对着我直呼冤枉,说他只是拣了根糙绳,如何要徒他三千里?我听了也好生不解,便去问了问县尉。县尉道,他的确只拣了根糙绳,只是糙绳的另一头,却还系着头牛。
    这笑话也罢了,只是由裴炎一板一眼地说出来,却立时可笑了十倍。琉璃好半天才忍住了笑,只觉得眼前这两人,一个笑语如花,一个惜字如金,明明年纪、气度都截然不同,却自有一份难得的默契。所谓天作之合,大约不过如此吧?
    她笑着喝了口枣浆,那浆水已放得冰凉,让她几乎打了个寒战,不知怎地心头也是突然一凛:如今她好些事qíng都记不清了,甚至怎么都想不起义父和他会怎样结束他们的名将生涯,但裴炎的结局她是不会忘的!
    还有多少年,眼前这对夫妻还有多少年?自己和裴行俭,又还有多少年?
    仿佛有夜风从帘底chuī了进来,带着异样的寒意,琉璃只觉得手脚冰凉,满屋的温暖欢笑,都再也抵达不了心底。
    --

章节目录

大唐明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蓝云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蓝云舒并收藏大唐明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