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赵国已经没了。
虽说赵国边关还残留了部分势力, 但邯郸没了, 赵王也死了,赵国不论是名还是实, 都已经亡了。
没了赵国这个天然屏障,秦国想要攻打魏国,实在太过容易——
这也是当初信陵君为何一定要窃符救赵的原因,不是为了赵国安危, 而是因为两国是真正的唇亡齿寒关系。
如今秦国一日日壮大,哪怕信陵君知道自己此时回到魏国, 恐怕回受到刁难, 他也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母国备受秦国威胁。
信陵君一开始本是坐在马车中赶路, 后来见速度太慢, 干脆从马车中下来,直接策马奔腾。
他满腔热血,想要回去救国。
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想要回国的消息不但被提前泄露了,国内也并没有人欢迎他回到魏国,为了阻止他回国,甚至想要在半路上对他进行截杀——
信陵君刚刚从楚国离开,还不曾抵达魏国国都,就在大梁城门外被自己在魏国的亲信找到。
一行人刚到大梁附近一个小城外,还不等入城,便见一人从路边冲到马前,直接将他们拦了下来。
信陵君还未开口,就见此人高声大喊:“信陵君不可入内,还请下马,在下有事相告。”
信陵君本就觉得自己回到魏国的速度太慢,怎愿意耽搁?于是皱眉,转头示意心腹留下处理这个意外后,便要先一步策马离开。
那人大急,直接上前牵住马嚼。
信陵君被他莽撞的举动吓了个半死,赶紧勒马停下,转头看向对方:“虽不知阁下何出此言,但我急着回到大梁,实在不愿在路上耽误了时间。”
时间不等人,他在路上浪费了几个月时间,秦国那边怕是又拿出了不少利国利民之物,国力想必也比之前更加强盛。
大争之世,若是一国太强,其存在本身就是对其他国家的威胁。
因为伴随着一个国家的强盛,必然存在人口与资源的涌入。
这些人口与资源从何处来?自然是其他国家。
若是放任不管,最后定然会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就是非战而亡都不是完全不可能。
作为与秦国接壤魏国,必然首当其冲。
信陵君心中焦躁,眼瞧着没几天路程了,简直恨不能立刻飞奔回到魏国都城大梁。
来人不懂信陵君心中考虑,他更在意信陵君的性命:“在下有一个事关信陵君性命的消息要告诉您。”
信陵君虽然在意自己的母国,却也在意自己的性命。
他听完后迟疑半晌,到底还是决定下马,听听来人所谓的事关他性命的消息到底是什么。
若是诓骗他,他必然让此人知道后果!
信陵君在来人的带领下,带着两个侍卫进了旁边的小树林。
进入之后,对方环视一周,发现周围再没有其他人之后,才小声介绍了自己身份。
原来此人与信陵君还有一段渊源。
来人当年怀才不遇,且家中贫苦,无以为继。
若非信陵君听说他的才华,拿出钱财资助,此人与其家人怕是早已经从这世上消失,更惘论在魏国找到谋生之职,得以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
也因此,就算信陵君已经忘记自己,他对信陵君仍旧感恩戴德。
得知有人想要取信陵君性命,他便迫不及待地来到前往大梁的必经之路上,想要提前警示信陵君。
“魏王与相邦等人得知您想要回到魏国,便非常不高兴,之后又听闻您回到魏国是为了劝说国民对付秦国,胆怯之下,竟对您生了杀意,想要以此阻止您回到魏国。”
虽然信陵君已经在楚国生活好几年,但其在魏国仍旧声名赫赫,何况他在魏国的势力甚至超过了魏王,只要回到魏国,一切必然如他想要那般发展。
但魏王并不想在秦国没有出兵的时候,主动出手去撩拨。
他怕!
不但魏王害怕,整个魏国上下就少有不怕的。
只是信陵君不同,他在魏国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算是魏国的精神支柱,他若说对上秦国是为了魏国,肯定会有许多人相信,并愿意为之肝脑涂地。
魏王等人不得不防。
来人目光关切地看着信陵君:“在下得知魏王想要杀您后,便一直让人打探细节,最后得到消息,说是他们准备在大梁城外将您截杀,然后栽赃给楚国春申君,以此断绝被楚国拉着针对秦国的可能。”
“在下不知信陵君在楚国锦衣玉食,高朋满座且生活肆意,为何非要回到魏国。”来人小声说道,“但您如今最好还是赶紧离开魏国,回到楚国为好。魏王派遣了上万士兵在大梁几个城门外埋伏,不可能让您进入大梁的。”
他与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一样,没什么国家概念,反正大家都是周朝子民,所以他并不认为信陵君在其他国家生活,为其他国家效力有什么不对。
毕竟,大家都是这样做的不是吗?
别说去楚国了,魏国不少人还是去的秦国,帮着秦国打魏国呢。
但信陵君是不一样的,因为他是这一任魏王的兄弟,前任魏王的亲生儿子,是真真正正的魏国王室。
所以信陵君注定了,只能为魏国效力。
可现在,信陵君被他这番话,浇熄了满腔热情:他知道自己的兄弟蠢,却没想到他竟然还这么毒!
--
虽说赵国边关还残留了部分势力, 但邯郸没了, 赵王也死了,赵国不论是名还是实, 都已经亡了。
没了赵国这个天然屏障,秦国想要攻打魏国,实在太过容易——
这也是当初信陵君为何一定要窃符救赵的原因,不是为了赵国安危, 而是因为两国是真正的唇亡齿寒关系。
如今秦国一日日壮大,哪怕信陵君知道自己此时回到魏国, 恐怕回受到刁难, 他也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母国备受秦国威胁。
信陵君一开始本是坐在马车中赶路, 后来见速度太慢, 干脆从马车中下来,直接策马奔腾。
他满腔热血,想要回去救国。
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想要回国的消息不但被提前泄露了,国内也并没有人欢迎他回到魏国,为了阻止他回国,甚至想要在半路上对他进行截杀——
信陵君刚刚从楚国离开,还不曾抵达魏国国都,就在大梁城门外被自己在魏国的亲信找到。
一行人刚到大梁附近一个小城外,还不等入城,便见一人从路边冲到马前,直接将他们拦了下来。
信陵君还未开口,就见此人高声大喊:“信陵君不可入内,还请下马,在下有事相告。”
信陵君本就觉得自己回到魏国的速度太慢,怎愿意耽搁?于是皱眉,转头示意心腹留下处理这个意外后,便要先一步策马离开。
那人大急,直接上前牵住马嚼。
信陵君被他莽撞的举动吓了个半死,赶紧勒马停下,转头看向对方:“虽不知阁下何出此言,但我急着回到大梁,实在不愿在路上耽误了时间。”
时间不等人,他在路上浪费了几个月时间,秦国那边怕是又拿出了不少利国利民之物,国力想必也比之前更加强盛。
大争之世,若是一国太强,其存在本身就是对其他国家的威胁。
因为伴随着一个国家的强盛,必然存在人口与资源的涌入。
这些人口与资源从何处来?自然是其他国家。
若是放任不管,最后定然会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就是非战而亡都不是完全不可能。
作为与秦国接壤魏国,必然首当其冲。
信陵君心中焦躁,眼瞧着没几天路程了,简直恨不能立刻飞奔回到魏国都城大梁。
来人不懂信陵君心中考虑,他更在意信陵君的性命:“在下有一个事关信陵君性命的消息要告诉您。”
信陵君虽然在意自己的母国,却也在意自己的性命。
他听完后迟疑半晌,到底还是决定下马,听听来人所谓的事关他性命的消息到底是什么。
若是诓骗他,他必然让此人知道后果!
信陵君在来人的带领下,带着两个侍卫进了旁边的小树林。
进入之后,对方环视一周,发现周围再没有其他人之后,才小声介绍了自己身份。
原来此人与信陵君还有一段渊源。
来人当年怀才不遇,且家中贫苦,无以为继。
若非信陵君听说他的才华,拿出钱财资助,此人与其家人怕是早已经从这世上消失,更惘论在魏国找到谋生之职,得以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
也因此,就算信陵君已经忘记自己,他对信陵君仍旧感恩戴德。
得知有人想要取信陵君性命,他便迫不及待地来到前往大梁的必经之路上,想要提前警示信陵君。
“魏王与相邦等人得知您想要回到魏国,便非常不高兴,之后又听闻您回到魏国是为了劝说国民对付秦国,胆怯之下,竟对您生了杀意,想要以此阻止您回到魏国。”
虽然信陵君已经在楚国生活好几年,但其在魏国仍旧声名赫赫,何况他在魏国的势力甚至超过了魏王,只要回到魏国,一切必然如他想要那般发展。
但魏王并不想在秦国没有出兵的时候,主动出手去撩拨。
他怕!
不但魏王害怕,整个魏国上下就少有不怕的。
只是信陵君不同,他在魏国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算是魏国的精神支柱,他若说对上秦国是为了魏国,肯定会有许多人相信,并愿意为之肝脑涂地。
魏王等人不得不防。
来人目光关切地看着信陵君:“在下得知魏王想要杀您后,便一直让人打探细节,最后得到消息,说是他们准备在大梁城外将您截杀,然后栽赃给楚国春申君,以此断绝被楚国拉着针对秦国的可能。”
“在下不知信陵君在楚国锦衣玉食,高朋满座且生活肆意,为何非要回到魏国。”来人小声说道,“但您如今最好还是赶紧离开魏国,回到楚国为好。魏王派遣了上万士兵在大梁几个城门外埋伏,不可能让您进入大梁的。”
他与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一样,没什么国家概念,反正大家都是周朝子民,所以他并不认为信陵君在其他国家生活,为其他国家效力有什么不对。
毕竟,大家都是这样做的不是吗?
别说去楚国了,魏国不少人还是去的秦国,帮着秦国打魏国呢。
但信陵君是不一样的,因为他是这一任魏王的兄弟,前任魏王的亲生儿子,是真真正正的魏国王室。
所以信陵君注定了,只能为魏国效力。
可现在,信陵君被他这番话,浇熄了满腔热情:他知道自己的兄弟蠢,却没想到他竟然还这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