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瘤菌被发现后,百姓学会了在贫瘠的土地上种豆养地。
大豆养地的效果不错,但最好的其实是苜蓿,不过种植苜蓿只能收获牧草,不像种豆还能收获粮食,所以并不常见。
一般只有开荒的时候,才会在上面种植苜蓿。
——要不了两年,原本贫瘠的土地就会变得肥沃,变成人人都想要的良田肥地了。
豆子常见,苜蓿也被吕不韦从西域带了回来,可肥料以目前的生产条件,根本就没办法人力生产。
“玉米初种的时候,也许不会有太多问题,但其虫害其实比较严重。”赵馨叹气,“一开始可能看不出来,但等种上一两年你们就会发现,玉米的虫害比小麦水稻的还要严重。”
“不只是玉米,土豆也有很严重的问题。”
范睢还沉浸在玉米的缺陷中,又听产量更大的土豆也有问题,脸上的表情差点儿没绷住:“土豆又有什么问题?”
赵馨记不太清了,干脆在图书馆内搜索了一下,然后回道:“土豆不能连续两年在同一块地上种植,否则将会有极大可能发生病害,导致颗粒无收。”
若非如此,土豆早就成为中国的主粮,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袁老也不至于几乎跑遍了整个中国,只为寻找到那一株偶然性极大的雄性不育株来培育杂交水稻了。
但其中原理复杂,赵馨一时半会儿也解释不清。
好在范睢相信赵馨,并未追根究底。
他有些紧张:“那红薯呢?”
虽然嬴子楚带回了无数作物,但产量最高还是土豆玉米和红薯,如今前两者都有相当大的问题,红薯只怕也不能幸免于难。
果然……
赵馨点点头,道:“红薯与土豆一样,都不怎么挑土地条件,同时也没什么大的虫害或者病害。”
范睢眼神一喜,正要开口,却听赵馨话锋一转,“但红薯不能长期大量地使用,对肠胃不好,轻则胀气烧心,重则呕吐腹痛。”
范睢:“……”
哪怕是心志坚定的范相国,也不由被这一连串儿的打击,搞得不想开口说话了。
赵馨见自己把人吓到了,赶紧解释:“虽然这些作物都有很大的问题,没办法一直种,但大可以三种作物轮换着种植。虽然产量可能达不到最大值,但比起以前肯定好得多。相国您看,是不是这个道理?”
范睢一愣,旋即失笑:“果真如此,臣方才倒是被您给吓到了。”
就算不能一直种,需要精耕细种又怎样?粮食产量反正比以前好,完全没有其他问题。
因为旅途遥远,嬴子楚等人为了保证种子的多样性,并未带太多种子回来。
就算玉米红薯等作物的种子比其他作物多,数量也不可能多到推广到整个咸阳。
不但咸阳,甚至种满一家人的田地都做不到。
所以赵馨与范睢商量之后,打算仍旧按照之前对吕不韦带回来的那些种子的安排一样,先育种,然后推广咸阳,再慢慢辐射全国。
范睢满心都是粮食,很快就告辞离开了咸阳宫。
等人走后,一直憋着没说话的嬴小政眨眨眼,奇怪地问:“阿娘,为什么不种杂交水稻呢?”
赵馨看着嬴小政笑了笑,开口道:“因为培育出杂交水稻的袁老,并不在这个世上。”
嬴小政顿了顿,小声道:“我们不能自己培育吗?”
赵馨怔住,半晌后摇头:“首先,想要找到水稻的雄性不育株就非常困难,只怕将整个秦国掘地三尺也不一定能找到。”
秦国到底不是种植水稻最广泛的地区,基数小,找到特例的几率自然也小。而广泛种植水稻的地区,基本都在楚国和百越,并非秦人可以轻易踏足之地。
何况……
“而且就算找到,如何将其运送回咸阳,如何保护,如何培育……这一连串的细节都需要严格把关。”她看向嬴小政,“但相关的生物知识,如今只怕也就你我二人明白。”
嬴小政迟疑片刻,忍不住开口:“不能教其他人吗?”
赵馨笑了下,点头:“当然可以。如今读得起书的人都想做官,很多人读书,就是为了逃离土地。而愿意在田里侍弄的,多半连进入书肆学习表音符号的时间都抽不出。”
为了填饱肚子,寻常老百姓已经用掉了所有精力。
所以赵馨虽然知道,教育才是改变秦国根本的最优选,却一直没有提出建学校,更别提义务教育。
嬴小政有些茫然,不太明白赵馨的话。
赵馨看着嬴小政的表情,意识到就这么一句轻飘飘的话,没办法让嬴小政对百姓的生活有实感,于是犹豫之后,决定带着他去离开咸阳宫,去深入了解一下百姓的生活。
嬴政当上皇帝后,挺喜欢全国各地到处“旅游”,就算不一定喜欢出门,至少也是不讨厌的。
更何况,他自从进入咸阳宫之后,便很少有机会出门了。
果然,在征求了嬴小政的意见后,他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了赵馨带他出门的提议。
出门一趟没那么容易。
毕竟这两人,一个是太后,秦国如今的掌权者;一个是秦王,秦国未来的掌权者。若是这两人出了什么问题,只怕整个国家都会陷入动乱之中。
不过赵馨之前也常出宫,宫里的人对此也习惯了,所以没多久就准备了所有出行需要的东西。
--
大豆养地的效果不错,但最好的其实是苜蓿,不过种植苜蓿只能收获牧草,不像种豆还能收获粮食,所以并不常见。
一般只有开荒的时候,才会在上面种植苜蓿。
——要不了两年,原本贫瘠的土地就会变得肥沃,变成人人都想要的良田肥地了。
豆子常见,苜蓿也被吕不韦从西域带了回来,可肥料以目前的生产条件,根本就没办法人力生产。
“玉米初种的时候,也许不会有太多问题,但其虫害其实比较严重。”赵馨叹气,“一开始可能看不出来,但等种上一两年你们就会发现,玉米的虫害比小麦水稻的还要严重。”
“不只是玉米,土豆也有很严重的问题。”
范睢还沉浸在玉米的缺陷中,又听产量更大的土豆也有问题,脸上的表情差点儿没绷住:“土豆又有什么问题?”
赵馨记不太清了,干脆在图书馆内搜索了一下,然后回道:“土豆不能连续两年在同一块地上种植,否则将会有极大可能发生病害,导致颗粒无收。”
若非如此,土豆早就成为中国的主粮,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袁老也不至于几乎跑遍了整个中国,只为寻找到那一株偶然性极大的雄性不育株来培育杂交水稻了。
但其中原理复杂,赵馨一时半会儿也解释不清。
好在范睢相信赵馨,并未追根究底。
他有些紧张:“那红薯呢?”
虽然嬴子楚带回了无数作物,但产量最高还是土豆玉米和红薯,如今前两者都有相当大的问题,红薯只怕也不能幸免于难。
果然……
赵馨点点头,道:“红薯与土豆一样,都不怎么挑土地条件,同时也没什么大的虫害或者病害。”
范睢眼神一喜,正要开口,却听赵馨话锋一转,“但红薯不能长期大量地使用,对肠胃不好,轻则胀气烧心,重则呕吐腹痛。”
范睢:“……”
哪怕是心志坚定的范相国,也不由被这一连串儿的打击,搞得不想开口说话了。
赵馨见自己把人吓到了,赶紧解释:“虽然这些作物都有很大的问题,没办法一直种,但大可以三种作物轮换着种植。虽然产量可能达不到最大值,但比起以前肯定好得多。相国您看,是不是这个道理?”
范睢一愣,旋即失笑:“果真如此,臣方才倒是被您给吓到了。”
就算不能一直种,需要精耕细种又怎样?粮食产量反正比以前好,完全没有其他问题。
因为旅途遥远,嬴子楚等人为了保证种子的多样性,并未带太多种子回来。
就算玉米红薯等作物的种子比其他作物多,数量也不可能多到推广到整个咸阳。
不但咸阳,甚至种满一家人的田地都做不到。
所以赵馨与范睢商量之后,打算仍旧按照之前对吕不韦带回来的那些种子的安排一样,先育种,然后推广咸阳,再慢慢辐射全国。
范睢满心都是粮食,很快就告辞离开了咸阳宫。
等人走后,一直憋着没说话的嬴小政眨眨眼,奇怪地问:“阿娘,为什么不种杂交水稻呢?”
赵馨看着嬴小政笑了笑,开口道:“因为培育出杂交水稻的袁老,并不在这个世上。”
嬴小政顿了顿,小声道:“我们不能自己培育吗?”
赵馨怔住,半晌后摇头:“首先,想要找到水稻的雄性不育株就非常困难,只怕将整个秦国掘地三尺也不一定能找到。”
秦国到底不是种植水稻最广泛的地区,基数小,找到特例的几率自然也小。而广泛种植水稻的地区,基本都在楚国和百越,并非秦人可以轻易踏足之地。
何况……
“而且就算找到,如何将其运送回咸阳,如何保护,如何培育……这一连串的细节都需要严格把关。”她看向嬴小政,“但相关的生物知识,如今只怕也就你我二人明白。”
嬴小政迟疑片刻,忍不住开口:“不能教其他人吗?”
赵馨笑了下,点头:“当然可以。如今读得起书的人都想做官,很多人读书,就是为了逃离土地。而愿意在田里侍弄的,多半连进入书肆学习表音符号的时间都抽不出。”
为了填饱肚子,寻常老百姓已经用掉了所有精力。
所以赵馨虽然知道,教育才是改变秦国根本的最优选,却一直没有提出建学校,更别提义务教育。
嬴小政有些茫然,不太明白赵馨的话。
赵馨看着嬴小政的表情,意识到就这么一句轻飘飘的话,没办法让嬴小政对百姓的生活有实感,于是犹豫之后,决定带着他去离开咸阳宫,去深入了解一下百姓的生活。
嬴政当上皇帝后,挺喜欢全国各地到处“旅游”,就算不一定喜欢出门,至少也是不讨厌的。
更何况,他自从进入咸阳宫之后,便很少有机会出门了。
果然,在征求了嬴小政的意见后,他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了赵馨带他出门的提议。
出门一趟没那么容易。
毕竟这两人,一个是太后,秦国如今的掌权者;一个是秦王,秦国未来的掌权者。若是这两人出了什么问题,只怕整个国家都会陷入动乱之中。
不过赵馨之前也常出宫,宫里的人对此也习惯了,所以没多久就准备了所有出行需要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