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页
刘谈无辜地看着桑弘羊,这也不是他想的好吧?
在他的想法里,至少北境国要经过三四轮的科举,才能找到最适合这个时代的规则,然后再运用到长安。
只是刘彻好像没这么有耐心,毕竟三年一次科举,三四轮下来就是十来年。
刘彻哪怕天天都在寻仙,希望能够活得时间更长一些,但实际上他算着自己的父辈年岁就觉得十年之后自己可能就差不多了,所以必须在他还在位的时候将科举这件事情给搞定。
哪怕不搞定也要弄出雏形,来那么两轮,为以后奠基。
作为一个极其有远见的帝王,他是能看出科举的好处的,否则当初也不会兴致勃勃的帮刘谈选人,甚至还主持了殿试。
也正是因为那次殿试让刘彻更明白,这样出来的人都是帝王亲自选出,天然更倾向于帝王。
不过,刘彻没想过的大概就是只有极其强势有作为的帝王才能让天下归心,否则换一个软弱一些的,那就是给朝臣结党营私的机会。
刘彻当然想不到,毕竟高智商也猜不到智商低的人会做出多么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刘彻有这个想法,其他人自然不敢拖后腿,或者说就算有别的想法也只能委婉着来,当面反对这种事情目前只有两种人敢,确切说是一种人和一个人敢,一种人是不怕死的那种,如今大部分已经坟头草好几米高了,另外一个就是眼前这位北境王。
现在连北境王都没提出反对,那么他们暂时也不会主动说反对意见,只能等北境王将具体事宜说完之后再一点点商议,他们不可能上来就反对,不过可以挑一些不太合适的点说出来,然后拖延一下。
一项新政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再三讨论,再三推断才能上,不可能想要就上了。
哪怕在北境国试行过,也不是说在整个大汉都能推行,北境国才多大,大汉多大?
而且北境国也在行科举,到时候北境国的科举要不要并行?并行的话北境国的人是参加自己的科举还是参加大汉科举?
这一系列都是问题,桑弘羊跟王卿对视了一眼,已经做好了准备跟北境王殿下唇枪舌战。
政治就是这样,当初在面对刘屈牦的时候,他们都站在一条战线上,但如今却又隐隐站在不同的阵营。
不过他们知道,刘彻就喜欢这样的臣子,如果一个个都抱团太厉害的话,他反而不开心。
可问题是,刘谈能让他们找出毛病来吗?
第564章 [二更]564
刘谈来宣室的路上已经将思路整理了一遍,哪怕他自己不行,但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历的科举变更足以让他应对任何问题了。
只是在研究怎么进行科举之前,刘谈先说了他对于荫职的看法。
不得不说,刘谈这个态度让桑弘羊和王卿都松了口气。
他们这些大臣都比较敏锐,比一般人更能明白科举会对他们造成什么样的冲击。
有人能够一步登天,成为皇帝的宠儿,若是运气好说不定还能开创一个大家族,而就算不能一步登天的那些人也会挤占大家的生存空间。
简单来说,贵族做官不像是以前那么简单了,以前就是哪怕你再草包,只要出身够好就有官做——皇帝特别烦的那种除外。
所以科举不仅能够加大朝堂的斗争,甚至也能加大贵族彼此之间的斗争。
当然站在丞相和御史大夫的位置上,他们两个也觉得那些草包就不该进朝堂,一天天除了拖后腿还能做什么?
但是作为父亲、祖父,他们又忍不住为自家儿孙担忧——谁家还没几个蠢货呢?
所以之前他们就思考过一定要先将贵族的待遇给弄好才能说其他。
结果北境王自己先提出来了,这让两位放心了下来,不得不说他们之前隐隐担心北境王会站在寒门子弟那边。
反正这位出格的事情做得多了,也不在乎一两件。
好在这两位还有理智。
不过荫职这个体系太庞大了,桑弘羊和王卿两个人都觉得哪怕只是梳理这个体系都需要一段时间。
可问题是刘谈是谁啊,他可能不记得别的,但一定多少记得这些东西——哪个学历史相关的能够越过官制这种东西呢?
官制是一整个体系,不可能只研究金字塔顶端的那几位,而且就算只研究那几位也能通过这些人的履历看出一些。
刘谈说道:“荫职的话,其实完全可以从个人资质下手,让他们去九卿手下做书吏,如果喜欢领兵的就直接入职羽林卫等一些护卫,反正怎么操作都看当事人的选择。”
无论是羽林卫还是书吏基本上都是不限制人数的,或者说是不限制贵族人数,不可能整个羽林卫都是贵族吧?总要有长安周围的良家子入选。
最多也就是贵族多的时候良家子就少一些,贵族少的时候良家子就多一些。
书吏同理。
这两个职位听上去位置都不高,但实际上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去的,书吏是最能接触到国家大事的那一波人——他们掌管着九卿的书籍之类的东西,甚至很多文书都需要他们过目,通过天长日久的耳濡目染,十分能够提升政治素养。
而且刘谈还打算让这些人进行轮值,九卿各个部门都轮值一遍,综合一他们在各个部门的表现记入档案,到时候就能看出这个人到底最适合什么。
--
在他的想法里,至少北境国要经过三四轮的科举,才能找到最适合这个时代的规则,然后再运用到长安。
只是刘彻好像没这么有耐心,毕竟三年一次科举,三四轮下来就是十来年。
刘彻哪怕天天都在寻仙,希望能够活得时间更长一些,但实际上他算着自己的父辈年岁就觉得十年之后自己可能就差不多了,所以必须在他还在位的时候将科举这件事情给搞定。
哪怕不搞定也要弄出雏形,来那么两轮,为以后奠基。
作为一个极其有远见的帝王,他是能看出科举的好处的,否则当初也不会兴致勃勃的帮刘谈选人,甚至还主持了殿试。
也正是因为那次殿试让刘彻更明白,这样出来的人都是帝王亲自选出,天然更倾向于帝王。
不过,刘彻没想过的大概就是只有极其强势有作为的帝王才能让天下归心,否则换一个软弱一些的,那就是给朝臣结党营私的机会。
刘彻当然想不到,毕竟高智商也猜不到智商低的人会做出多么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刘彻有这个想法,其他人自然不敢拖后腿,或者说就算有别的想法也只能委婉着来,当面反对这种事情目前只有两种人敢,确切说是一种人和一个人敢,一种人是不怕死的那种,如今大部分已经坟头草好几米高了,另外一个就是眼前这位北境王。
现在连北境王都没提出反对,那么他们暂时也不会主动说反对意见,只能等北境王将具体事宜说完之后再一点点商议,他们不可能上来就反对,不过可以挑一些不太合适的点说出来,然后拖延一下。
一项新政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再三讨论,再三推断才能上,不可能想要就上了。
哪怕在北境国试行过,也不是说在整个大汉都能推行,北境国才多大,大汉多大?
而且北境国也在行科举,到时候北境国的科举要不要并行?并行的话北境国的人是参加自己的科举还是参加大汉科举?
这一系列都是问题,桑弘羊跟王卿对视了一眼,已经做好了准备跟北境王殿下唇枪舌战。
政治就是这样,当初在面对刘屈牦的时候,他们都站在一条战线上,但如今却又隐隐站在不同的阵营。
不过他们知道,刘彻就喜欢这样的臣子,如果一个个都抱团太厉害的话,他反而不开心。
可问题是,刘谈能让他们找出毛病来吗?
第564章 [二更]564
刘谈来宣室的路上已经将思路整理了一遍,哪怕他自己不行,但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历的科举变更足以让他应对任何问题了。
只是在研究怎么进行科举之前,刘谈先说了他对于荫职的看法。
不得不说,刘谈这个态度让桑弘羊和王卿都松了口气。
他们这些大臣都比较敏锐,比一般人更能明白科举会对他们造成什么样的冲击。
有人能够一步登天,成为皇帝的宠儿,若是运气好说不定还能开创一个大家族,而就算不能一步登天的那些人也会挤占大家的生存空间。
简单来说,贵族做官不像是以前那么简单了,以前就是哪怕你再草包,只要出身够好就有官做——皇帝特别烦的那种除外。
所以科举不仅能够加大朝堂的斗争,甚至也能加大贵族彼此之间的斗争。
当然站在丞相和御史大夫的位置上,他们两个也觉得那些草包就不该进朝堂,一天天除了拖后腿还能做什么?
但是作为父亲、祖父,他们又忍不住为自家儿孙担忧——谁家还没几个蠢货呢?
所以之前他们就思考过一定要先将贵族的待遇给弄好才能说其他。
结果北境王自己先提出来了,这让两位放心了下来,不得不说他们之前隐隐担心北境王会站在寒门子弟那边。
反正这位出格的事情做得多了,也不在乎一两件。
好在这两位还有理智。
不过荫职这个体系太庞大了,桑弘羊和王卿两个人都觉得哪怕只是梳理这个体系都需要一段时间。
可问题是刘谈是谁啊,他可能不记得别的,但一定多少记得这些东西——哪个学历史相关的能够越过官制这种东西呢?
官制是一整个体系,不可能只研究金字塔顶端的那几位,而且就算只研究那几位也能通过这些人的履历看出一些。
刘谈说道:“荫职的话,其实完全可以从个人资质下手,让他们去九卿手下做书吏,如果喜欢领兵的就直接入职羽林卫等一些护卫,反正怎么操作都看当事人的选择。”
无论是羽林卫还是书吏基本上都是不限制人数的,或者说是不限制贵族人数,不可能整个羽林卫都是贵族吧?总要有长安周围的良家子入选。
最多也就是贵族多的时候良家子就少一些,贵族少的时候良家子就多一些。
书吏同理。
这两个职位听上去位置都不高,但实际上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去的,书吏是最能接触到国家大事的那一波人——他们掌管着九卿的书籍之类的东西,甚至很多文书都需要他们过目,通过天长日久的耳濡目染,十分能够提升政治素养。
而且刘谈还打算让这些人进行轮值,九卿各个部门都轮值一遍,综合一他们在各个部门的表现记入档案,到时候就能看出这个人到底最适合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