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棠:“……”
还想说什么,钟荧荧突然回来了。
她看起来心情不佳,把包随意地甩到了床上,口气一如既往随意又透着点恶劣。
许年甚至没看她一眼,随口和周棠说了句:“我出去一趟。”
然后将电脑装进包里,背着包出了宿舍。
为了追求更安静和高效的环境,许年最近都去图书馆码字。
周棠知道这个事儿,随口应了声。
……虽说突然想起来要给提醒许年点事儿,然而钟荧荧在跟她说话,为了应付,自己一时没想起来是要说什么。
…
而等许年收到周棠发来的“我总觉得我要和你说点什么事儿”时,她正仰起头,看到了图书馆门口挂着的“今日大扫除”的告示。
……这不是巧了,你是想说图书馆今天不开吧。
许年叹了口气。
都出来了,她也暂时不想回宿舍,扭头往教学楼的方向走,准备找一个没有人的自习室码字。
路上,她按着手机,边走边点开群聊准备水个群。
——青苔那个作者群里的人正在聊天。
许年刚点开时,有个群员转载了一条微博,并附言“青苔牛批”。
她点了进去。
【青苔:最近看到一个段子,于是有感而发。
我个人很不喜欢很多文案上的“标签”。
比如——
“看起来是个乖乖女实际上是小魔王的萌妹x虽然冷淡其实是腼腆怕事的学神”
“穿书追妻火葬场,不黑原主”
“小甜文勿考究”
“排雷xxx”
“SC,HE”
这样的东西让我看了只觉得像大工业流水线下的工业品,好比进超市找对应的货架挑选商品,无趣而浅薄。
除此之外,很多人说到的“梗”的问题也差不多,对一本书来说,到底“梗”重要,还是“内容”重要?为什么非要用一个梗去框架一个作品?或者用梗去堆砌内容,写一场可能大部分人都看过的东西?
一本书的应该有自己的内核,有自己的表达,我真切希望网文能更有内容,而不是一堆毫无特质的注水文】
青苔开头说的这个段子,应该和唐佳茵发在宿舍群里的“导.火.线”类似。
虽然许年见过青苔的一些发言,已经对对方的某些态度有所预料,但她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正面的意见发表。
以至于评论区也如自己所料一般精彩。
[那么读者踩雷了怎么办,这就是活该吗?]
[说得好,我真的烦死了好多文看来看去都是一个模式,还不能说]
[网文完全可以轻松点啊……]
[草,我想到某个一个类型反复写的作者了]
[有些是真的,看完文案就不想看,千篇一律]
许年思考了片刻,一下子,觉得事情好像又回到了她困扰几天的问题上来。
她因此陷入了某种沉思。
就在这时,有人叫了她一声:“许年?”
抬起头,许年便看到抱着一叠书的徐依然站在不远处的路灯下。
女孩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轮廓清晰。
“你们班今晚好像没有课?”两人有一段时间没见到,但徐依然对着她,明显没有了最开始的拘谨,笑得自然,“来蹭课吗?”
许年有些没回过神,闻言看了一眼自己的书包:“……来自习的。”
“可以和你一起吗?”徐依然眼睛一亮。
“好啊。”
许年后来知道,徐依然几乎每晚都在这边自习,而她“初来乍到”,所以最后反而是自己跟她一起,去了徐依然常去的人少的自习室。
教学楼的自习室就是没人在上课的教室,她们走进去时,学生零散分布,有几个人在前头,有的在玩手机,有的是情侣靠着看书。
刚找了位置坐下,徐依然就朝许年看了过来:“你有点黑眼圈,看起来精神好像不太好,最近休息不好吗?”
“……不算吧。”
“刚看到你的时候觉得你心事重重的。”
许年想了想,干脆点开手机和她一起看:“我其实在看一个微博。”
徐依然眨了眨眼,探过脑袋,瞥见青苔的微博头像。
“啊,这个博主。”
“你认识?”
“她以前点评过《千河》,说得特别好,”徐依然说,“许年同学看过《千河》吗?”
许年一怔,表情变得微妙起来,默默将视线瞥向别处:“我不太看……不过重点是这个微博。”
徐依然便听话地认真看起了微博。
看完,她声音温和地说:“我觉得她说得很好啊,我关注她开始,她就是很认真的博主,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写的文很好,也会注意到业界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来。”
许年“啊”了声:“是吗,不过这种说法对很多人来说也有点地图炮。”
徐依然眨了眨眼:“许年同学怎么想?”
“有很多人确实是更喜欢轻松的套路文,有标签可以让他们更快找到符合自己心意的文章。
“而且‘排雷’这件事情,与其说是某些读者强烈希望的,不如说是作者的自保手段,可以从一开始避免收到不必要的留言。
“不是每个作者都有青苔的勇气,能够面对大量的质疑并一往无前,毕竟读者有时候可能觉得只是在‘发表自己认为正确的意见’,但作者则需要面对数量庞大的质.疑,这是很巨大的消耗。”
--
还想说什么,钟荧荧突然回来了。
她看起来心情不佳,把包随意地甩到了床上,口气一如既往随意又透着点恶劣。
许年甚至没看她一眼,随口和周棠说了句:“我出去一趟。”
然后将电脑装进包里,背着包出了宿舍。
为了追求更安静和高效的环境,许年最近都去图书馆码字。
周棠知道这个事儿,随口应了声。
……虽说突然想起来要给提醒许年点事儿,然而钟荧荧在跟她说话,为了应付,自己一时没想起来是要说什么。
…
而等许年收到周棠发来的“我总觉得我要和你说点什么事儿”时,她正仰起头,看到了图书馆门口挂着的“今日大扫除”的告示。
……这不是巧了,你是想说图书馆今天不开吧。
许年叹了口气。
都出来了,她也暂时不想回宿舍,扭头往教学楼的方向走,准备找一个没有人的自习室码字。
路上,她按着手机,边走边点开群聊准备水个群。
——青苔那个作者群里的人正在聊天。
许年刚点开时,有个群员转载了一条微博,并附言“青苔牛批”。
她点了进去。
【青苔:最近看到一个段子,于是有感而发。
我个人很不喜欢很多文案上的“标签”。
比如——
“看起来是个乖乖女实际上是小魔王的萌妹x虽然冷淡其实是腼腆怕事的学神”
“穿书追妻火葬场,不黑原主”
“小甜文勿考究”
“排雷xxx”
“SC,HE”
这样的东西让我看了只觉得像大工业流水线下的工业品,好比进超市找对应的货架挑选商品,无趣而浅薄。
除此之外,很多人说到的“梗”的问题也差不多,对一本书来说,到底“梗”重要,还是“内容”重要?为什么非要用一个梗去框架一个作品?或者用梗去堆砌内容,写一场可能大部分人都看过的东西?
一本书的应该有自己的内核,有自己的表达,我真切希望网文能更有内容,而不是一堆毫无特质的注水文】
青苔开头说的这个段子,应该和唐佳茵发在宿舍群里的“导.火.线”类似。
虽然许年见过青苔的一些发言,已经对对方的某些态度有所预料,但她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正面的意见发表。
以至于评论区也如自己所料一般精彩。
[那么读者踩雷了怎么办,这就是活该吗?]
[说得好,我真的烦死了好多文看来看去都是一个模式,还不能说]
[网文完全可以轻松点啊……]
[草,我想到某个一个类型反复写的作者了]
[有些是真的,看完文案就不想看,千篇一律]
许年思考了片刻,一下子,觉得事情好像又回到了她困扰几天的问题上来。
她因此陷入了某种沉思。
就在这时,有人叫了她一声:“许年?”
抬起头,许年便看到抱着一叠书的徐依然站在不远处的路灯下。
女孩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轮廓清晰。
“你们班今晚好像没有课?”两人有一段时间没见到,但徐依然对着她,明显没有了最开始的拘谨,笑得自然,“来蹭课吗?”
许年有些没回过神,闻言看了一眼自己的书包:“……来自习的。”
“可以和你一起吗?”徐依然眼睛一亮。
“好啊。”
许年后来知道,徐依然几乎每晚都在这边自习,而她“初来乍到”,所以最后反而是自己跟她一起,去了徐依然常去的人少的自习室。
教学楼的自习室就是没人在上课的教室,她们走进去时,学生零散分布,有几个人在前头,有的在玩手机,有的是情侣靠着看书。
刚找了位置坐下,徐依然就朝许年看了过来:“你有点黑眼圈,看起来精神好像不太好,最近休息不好吗?”
“……不算吧。”
“刚看到你的时候觉得你心事重重的。”
许年想了想,干脆点开手机和她一起看:“我其实在看一个微博。”
徐依然眨了眨眼,探过脑袋,瞥见青苔的微博头像。
“啊,这个博主。”
“你认识?”
“她以前点评过《千河》,说得特别好,”徐依然说,“许年同学看过《千河》吗?”
许年一怔,表情变得微妙起来,默默将视线瞥向别处:“我不太看……不过重点是这个微博。”
徐依然便听话地认真看起了微博。
看完,她声音温和地说:“我觉得她说得很好啊,我关注她开始,她就是很认真的博主,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写的文很好,也会注意到业界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来。”
许年“啊”了声:“是吗,不过这种说法对很多人来说也有点地图炮。”
徐依然眨了眨眼:“许年同学怎么想?”
“有很多人确实是更喜欢轻松的套路文,有标签可以让他们更快找到符合自己心意的文章。
“而且‘排雷’这件事情,与其说是某些读者强烈希望的,不如说是作者的自保手段,可以从一开始避免收到不必要的留言。
“不是每个作者都有青苔的勇气,能够面对大量的质疑并一往无前,毕竟读者有时候可能觉得只是在‘发表自己认为正确的意见’,但作者则需要面对数量庞大的质.疑,这是很巨大的消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