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明非侧头看了陈禹一眼,奶声奶气地跟他打了招呼:“小鱼哥哥,你好。”
陈禹冲陆明非笑了一下。
陈禹不想走,陆静静不舍得他走。顾立春做主留他吃晚饭。但陆静静不得不离开了,她还得过去放牛,而且再过一会儿就得赶着牛跟大家一起回四场那边。
陈禹悄悄地塞了一些钱给陆静静,又小声叮咛她几句话,陆静静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
因为来了客人,顾立春便决定早开饭。
陈洁回来时看到陈禹,不由得一怔,双方默契地装作是第一次见面。
吴胖和赵高在回来的路上,听说顾哥的表弟来了,便想瞧瞧这个新鲜出炉的表弟什么样,结果一看,发现名字是新的,人却是旧的。双方是大眼瞪小眼。
顾立春跟两人使眼色:“怎么了?上次你们不是见过吗?不认得了?”
赵高最先反应过来:“哈哈,小鱼换了身皮毛,我差点没认出来。”
陈禹白了赵高一眼,吴胖的眼睛睁得鼓鼓的,瞪着陈禹。
三人之间的气氛微妙又怪异。
等到小康和孟念群进来,气氛又为之一变。
陈禹打量着孟念群,一脸地不悦:“小孟,你说你长得像谁不好,偏偏像顾哥,你模仿得很失败。”
孟念群一脸委屈:“我的年纪比顾哥大,是我先长这样的。”
吴胖接过话道:“那也是你不会长,你看看,我长得跟谁都不像。”
孟念群看着他们大家对自己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却是一脸都不恼。
他们正说着话,陈洁在屋里大声喊道:“开饭啦,开饭啦。跑堂的,过来端饭。”
孟念群和小康先跑过去,接着吴胖和赵高也跟过去。
不一会儿,长桌上便摆满了饭菜:最中间是一盆热气腾腾的炖鱼,还有盘子炸小鱼,四大盘青菜,都是时令蔬菜,主食是一簸箩烙饼。
饭菜上齐,顾立春一声令下,大家抄起碗就开抢。人人都争先恐后,就连陈洁抢饭的动作也不慢。
陈洁因为总跟他们几个在一起,性子越来越豪爽,说话嗓门变大,也敢于争执吵架,干活麻利,风风火火的。从前熟悉她的人,见了都得大吃一惊。
陈禹一边扒着饭一边羡慕地看着他们之间的互动,心里全不是滋味。
吃完饭后,陈禹再不舍得也得离开了。
顾立春说道:“天快黑了,我骑车送你吧?”
陈禹摇头:“我习惯走夜路,不用送我。”
见他态度坚决,顾立春也不再坚持,他找出一个破手电筒扔给陈禹。
陈禹接过手电筒揣进兜里,挥手跟大家告别。
顾立春送了他一段路,路上嘱咐他道:“你回去帮我散布一些消息,就说我爹的抚恤金在我身上,不在家里。这样多少能打消别人的念头。”
其实他临走时就是这么告诉田三红的,不知道她是不是忘了说了。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第二茬苜蓿收割的时间。因为有了第一茬收割的经验,这一回大家心态稳了许多。借收割机,调配人手,分工分段,后勤保障,顾立春安排得妥妥当当。
这个时候,顾立春投到市报的那篇文章终于见报了,据说张科长激动得老泪纵横,连看了好几遍。朱书记也是满面春风,场办的同志都为张科长高兴,当然,也不能说都替他高兴,还是有个别人心里酸溜溜的。比如说齐科,同样是科长,他还是顾立春的直属上司,怎么肥水就流到外人田里去了。当然,这话是不可能明说的。还有下面生产队的几个队长,他们哪一次没奋斗在生产第一线,怎么就荣誉就落到张科长头上了?
收割苜蓿这一天,来义务帮忙的阵容把大家都震撼住了。
张科长带领全家来帮忙收割,他媳妇张大嫂还给顾立春带来了十几个韭菜盒子,当然,东西最后被赵高吴胖他们瓜分了。
张科长来就罢了,齐科也来了,到最后朱书记也来亲自下场劳动。
顾立春临时去借了一台相机,咔嚓咔嚓给大家伙拍了十几张照片。
拍照片的同时,顾立春的腹稿已经打好了,两篇文章《心不离群众,身不离劳动》、《一颗红心两只手》。两篇文章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继续宣传苜蓿,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二是宣传干部参加劳动的精神,为后面的麦收提前造势。
五场的干部来就来了,谁也没想到四场的人也来帮忙。四场的人由钱科长亲自带队,江穆和马同志也在。他们说是来帮忙,其实是来参观收割流程。当然,顾立春是不可能放过他们的,来都来了,怎么能不干活呢?
钱科长最后跟张大嫂他们分到一块苜蓿地,这一块地形不规则,地方小机器转不开只能手动收割。张大嫂挥舞着镰刀,飞快地割着苜蓿。有珠玉在前,钱科长只能硬着头皮硬干。
江穆跟孟念群吴胖分到了一组,孟念群动作飞快,吴胖埋头大干,江穆也只得跟着闷头干活。
至于马同志嘛,顾立春把他安排在朱书记身边,你想上纲上线,有专业人士陪你唠嗑;你想偷懒,有隔壁场的领导看着你。反正,马同志一直老老实实地干活,没出什么幺蛾子。
他们收割到三分之二时,邓场也回来了。邓场一看这架式,不禁眉头一挑。
--
陈禹冲陆明非笑了一下。
陈禹不想走,陆静静不舍得他走。顾立春做主留他吃晚饭。但陆静静不得不离开了,她还得过去放牛,而且再过一会儿就得赶着牛跟大家一起回四场那边。
陈禹悄悄地塞了一些钱给陆静静,又小声叮咛她几句话,陆静静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
因为来了客人,顾立春便决定早开饭。
陈洁回来时看到陈禹,不由得一怔,双方默契地装作是第一次见面。
吴胖和赵高在回来的路上,听说顾哥的表弟来了,便想瞧瞧这个新鲜出炉的表弟什么样,结果一看,发现名字是新的,人却是旧的。双方是大眼瞪小眼。
顾立春跟两人使眼色:“怎么了?上次你们不是见过吗?不认得了?”
赵高最先反应过来:“哈哈,小鱼换了身皮毛,我差点没认出来。”
陈禹白了赵高一眼,吴胖的眼睛睁得鼓鼓的,瞪着陈禹。
三人之间的气氛微妙又怪异。
等到小康和孟念群进来,气氛又为之一变。
陈禹打量着孟念群,一脸地不悦:“小孟,你说你长得像谁不好,偏偏像顾哥,你模仿得很失败。”
孟念群一脸委屈:“我的年纪比顾哥大,是我先长这样的。”
吴胖接过话道:“那也是你不会长,你看看,我长得跟谁都不像。”
孟念群看着他们大家对自己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却是一脸都不恼。
他们正说着话,陈洁在屋里大声喊道:“开饭啦,开饭啦。跑堂的,过来端饭。”
孟念群和小康先跑过去,接着吴胖和赵高也跟过去。
不一会儿,长桌上便摆满了饭菜:最中间是一盆热气腾腾的炖鱼,还有盘子炸小鱼,四大盘青菜,都是时令蔬菜,主食是一簸箩烙饼。
饭菜上齐,顾立春一声令下,大家抄起碗就开抢。人人都争先恐后,就连陈洁抢饭的动作也不慢。
陈洁因为总跟他们几个在一起,性子越来越豪爽,说话嗓门变大,也敢于争执吵架,干活麻利,风风火火的。从前熟悉她的人,见了都得大吃一惊。
陈禹一边扒着饭一边羡慕地看着他们之间的互动,心里全不是滋味。
吃完饭后,陈禹再不舍得也得离开了。
顾立春说道:“天快黑了,我骑车送你吧?”
陈禹摇头:“我习惯走夜路,不用送我。”
见他态度坚决,顾立春也不再坚持,他找出一个破手电筒扔给陈禹。
陈禹接过手电筒揣进兜里,挥手跟大家告别。
顾立春送了他一段路,路上嘱咐他道:“你回去帮我散布一些消息,就说我爹的抚恤金在我身上,不在家里。这样多少能打消别人的念头。”
其实他临走时就是这么告诉田三红的,不知道她是不是忘了说了。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第二茬苜蓿收割的时间。因为有了第一茬收割的经验,这一回大家心态稳了许多。借收割机,调配人手,分工分段,后勤保障,顾立春安排得妥妥当当。
这个时候,顾立春投到市报的那篇文章终于见报了,据说张科长激动得老泪纵横,连看了好几遍。朱书记也是满面春风,场办的同志都为张科长高兴,当然,也不能说都替他高兴,还是有个别人心里酸溜溜的。比如说齐科,同样是科长,他还是顾立春的直属上司,怎么肥水就流到外人田里去了。当然,这话是不可能明说的。还有下面生产队的几个队长,他们哪一次没奋斗在生产第一线,怎么就荣誉就落到张科长头上了?
收割苜蓿这一天,来义务帮忙的阵容把大家都震撼住了。
张科长带领全家来帮忙收割,他媳妇张大嫂还给顾立春带来了十几个韭菜盒子,当然,东西最后被赵高吴胖他们瓜分了。
张科长来就罢了,齐科也来了,到最后朱书记也来亲自下场劳动。
顾立春临时去借了一台相机,咔嚓咔嚓给大家伙拍了十几张照片。
拍照片的同时,顾立春的腹稿已经打好了,两篇文章《心不离群众,身不离劳动》、《一颗红心两只手》。两篇文章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继续宣传苜蓿,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二是宣传干部参加劳动的精神,为后面的麦收提前造势。
五场的干部来就来了,谁也没想到四场的人也来帮忙。四场的人由钱科长亲自带队,江穆和马同志也在。他们说是来帮忙,其实是来参观收割流程。当然,顾立春是不可能放过他们的,来都来了,怎么能不干活呢?
钱科长最后跟张大嫂他们分到一块苜蓿地,这一块地形不规则,地方小机器转不开只能手动收割。张大嫂挥舞着镰刀,飞快地割着苜蓿。有珠玉在前,钱科长只能硬着头皮硬干。
江穆跟孟念群吴胖分到了一组,孟念群动作飞快,吴胖埋头大干,江穆也只得跟着闷头干活。
至于马同志嘛,顾立春把他安排在朱书记身边,你想上纲上线,有专业人士陪你唠嗑;你想偷懒,有隔壁场的领导看着你。反正,马同志一直老老实实地干活,没出什么幺蛾子。
他们收割到三分之二时,邓场也回来了。邓场一看这架式,不禁眉头一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