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副局长让摇下车窗,面带笑容:“小顾真是你呀,你们农场的情况如何?今年春旱有没有影响到春播和小麦的生长?”
“我们五场年前趁着农闲大修水利工程, 还挖了一条长达五公里左左的水渠, 从蓝河引水入场, 春旱时,田地得到及时灌溉, 小麦生长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年副局长笑道:“那就好。”
他邀请顾立春坐车跟他一起回农垦局,顾立春面带迟疑, 年副局长道:“上来吧, 我这刚好去开会,回来捎上你, 有什么不可以的。”
顾立春看看杨爱国, 杨爱国连忙说:“立春, 年局让你上车你就上去吧,顺便路上跟他汇报汇报工作, 我也骑着自行车跟你们一起回去。”
杨爱国本来打算回家的, 现在领导在跟前, 哪里还敢回?只得推着一自行车的行李回局里。
顾立春上了吉普车,坐在年副局长旁边。
他一上车, 就从书包里拿出一本相册递上去:“年局, 这是我们农场的一些照片,有反应生产状况, 有反应人民群众精神状态的, 你看看。”
年副局长没想到他还带着照片来,便欣然接过相册,一张张地认真翻看。
他越看越有兴致, 一边看一边赞叹:“这条水渠挖得好,正好与农田里的环形水渠相连。”
“这就是你们养的康贝鸭,养的不错。”
……
年副局很快就把一本相册翻看完了,意犹未尽地说道:“小顾,你这脑子就是好使,这种汇报工作的方法新颖直观。”
顾立春谦逊地答道:“这种方法还是群众主动提起的,他们知道我来市里,就来找我,一是让我捎东西,二就是让我代表大家伙来看看年局。他们说,他们的生活因为年局的视察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所谓吃水不挖挖井人,他们就让我做为代表来看看你这个挖井人。”
年副局长闻言也是有点惊讶,他只不过是带队视察了几天而已,就能让群众的生活有所改变?
顾立春在年副局长询问的目光中,娓娓道来:“……去年你们视察结束后,我们五场就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以前我们一直在摸索中前进,打句不太恰当的比喻就是,我们这些干部就像一群关在玻璃罐里的青蛙,感觉前方前途光明,可就是找不到方向和出口。”
前面的司机:“……”
年副局长面带笑容,认真听着,顾立春继续说道:“可是年局一来视察,对我们的一番教导,让我们这些人是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我们深刻了领会了上级的精神和指示,找到了方向和出口。今年我们扩大了水产养殖,扩大了生猪养殖,为了节约投入成本,我们发动全体群众,集思广益,找到了职工养殖与集体养殖相结合的办法,今年的生猪养殖有望增加一万头以上。我们还利用农场的闲地隙地,建立了十几块试验田,既能促进农业科研研究,又能为场里增收,一举两得。”
年副局长点头:“我看了照片,那个什么‘山河一片红’试验田办得不错。”
顾立春点头道:“对,我们目前开辟了玫瑰试验田、高产红薯试验田,以后还有向日葵、高产玉米、猪饲料种植研究试验田。”
顾立春说着把书包里的画递上去:“年局,这幅画是我们五场职工中集体创作的,比较全面地反应了我们农场的一些情况。”
年副局长接过画展开一看,欣然说道:“这画画得好,小顾,你们农场的人才可真不少。”
顾立春谦逊地笑笑。
年副局长的目光在画上巡视,想想,这其中诸多的变化都是因自己而起,他不由得生出一丝很克制的自豪感。
接下来的谈话更加顺畅丝滑,年副局长兴致勃勃地发问,顾立春认真地回答。
他们的对话被司机老贺全部听了去,做为老司机的老贺,也不由得暗暗称奇。
这个小顾同志不可小觑啊,别人的马屁千篇一律,他的清新脱俗。
这么一路聊下去,等到下车时,年副局长对红河农场,特别是五分场的印象又加深了三分,心中的喜悦和自豪又增加了五分。
年副局长意犹未尽,对顾立春说道:“小顾,你到我办公室坐坐。”
顾立春一脸欣喜地接受了邀请。
顾立春跟着年副局长一起进了农垦局的大门,他这个陌生面孔的出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等到他跟着年副局长进了办公室后,大家窃窃私语,互相打听。
“刚才那个年轻人是谁啊?来干嘛的?竟然跟年局一起下车的?”
“来汇报工作的吧。”
有人去找司机老贺打听,做为领导的司机,有些话该说,有些不该说。但老贺觉得关于顾立春的身份问题是可以说的,便爽快地告诉了大家。
“这个年轻人叫顾立春,是老杨爱人的侄子,红河农场,这小伙子不得了,年纪轻轻的,都当上分场副场长了。”
大家对顾立春这个名字都不陌生,一是经常在报纸上看到,二是时常从杨爱国嘴里听到,三嘛年副局长也提到过。
大家惊呼:“原来他就是顾立春。”
等到杨爱国骑着自行车,带着大包小包回了农垦局。
就有人上前打听顾立春的事:“老杨,你要接的人就是他呀?”
“老杨你侄子够有面的,年局竟然用车去接他。”
--
“我们五场年前趁着农闲大修水利工程, 还挖了一条长达五公里左左的水渠, 从蓝河引水入场, 春旱时,田地得到及时灌溉, 小麦生长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年副局长笑道:“那就好。”
他邀请顾立春坐车跟他一起回农垦局,顾立春面带迟疑, 年副局长道:“上来吧, 我这刚好去开会,回来捎上你, 有什么不可以的。”
顾立春看看杨爱国, 杨爱国连忙说:“立春, 年局让你上车你就上去吧,顺便路上跟他汇报汇报工作, 我也骑着自行车跟你们一起回去。”
杨爱国本来打算回家的, 现在领导在跟前, 哪里还敢回?只得推着一自行车的行李回局里。
顾立春上了吉普车,坐在年副局长旁边。
他一上车, 就从书包里拿出一本相册递上去:“年局, 这是我们农场的一些照片,有反应生产状况, 有反应人民群众精神状态的, 你看看。”
年副局长没想到他还带着照片来,便欣然接过相册,一张张地认真翻看。
他越看越有兴致, 一边看一边赞叹:“这条水渠挖得好,正好与农田里的环形水渠相连。”
“这就是你们养的康贝鸭,养的不错。”
……
年副局很快就把一本相册翻看完了,意犹未尽地说道:“小顾,你这脑子就是好使,这种汇报工作的方法新颖直观。”
顾立春谦逊地答道:“这种方法还是群众主动提起的,他们知道我来市里,就来找我,一是让我捎东西,二就是让我代表大家伙来看看年局。他们说,他们的生活因为年局的视察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所谓吃水不挖挖井人,他们就让我做为代表来看看你这个挖井人。”
年副局长闻言也是有点惊讶,他只不过是带队视察了几天而已,就能让群众的生活有所改变?
顾立春在年副局长询问的目光中,娓娓道来:“……去年你们视察结束后,我们五场就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以前我们一直在摸索中前进,打句不太恰当的比喻就是,我们这些干部就像一群关在玻璃罐里的青蛙,感觉前方前途光明,可就是找不到方向和出口。”
前面的司机:“……”
年副局长面带笑容,认真听着,顾立春继续说道:“可是年局一来视察,对我们的一番教导,让我们这些人是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我们深刻了领会了上级的精神和指示,找到了方向和出口。今年我们扩大了水产养殖,扩大了生猪养殖,为了节约投入成本,我们发动全体群众,集思广益,找到了职工养殖与集体养殖相结合的办法,今年的生猪养殖有望增加一万头以上。我们还利用农场的闲地隙地,建立了十几块试验田,既能促进农业科研研究,又能为场里增收,一举两得。”
年副局长点头:“我看了照片,那个什么‘山河一片红’试验田办得不错。”
顾立春点头道:“对,我们目前开辟了玫瑰试验田、高产红薯试验田,以后还有向日葵、高产玉米、猪饲料种植研究试验田。”
顾立春说着把书包里的画递上去:“年局,这幅画是我们五场职工中集体创作的,比较全面地反应了我们农场的一些情况。”
年副局长接过画展开一看,欣然说道:“这画画得好,小顾,你们农场的人才可真不少。”
顾立春谦逊地笑笑。
年副局长的目光在画上巡视,想想,这其中诸多的变化都是因自己而起,他不由得生出一丝很克制的自豪感。
接下来的谈话更加顺畅丝滑,年副局长兴致勃勃地发问,顾立春认真地回答。
他们的对话被司机老贺全部听了去,做为老司机的老贺,也不由得暗暗称奇。
这个小顾同志不可小觑啊,别人的马屁千篇一律,他的清新脱俗。
这么一路聊下去,等到下车时,年副局长对红河农场,特别是五分场的印象又加深了三分,心中的喜悦和自豪又增加了五分。
年副局长意犹未尽,对顾立春说道:“小顾,你到我办公室坐坐。”
顾立春一脸欣喜地接受了邀请。
顾立春跟着年副局长一起进了农垦局的大门,他这个陌生面孔的出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等到他跟着年副局长进了办公室后,大家窃窃私语,互相打听。
“刚才那个年轻人是谁啊?来干嘛的?竟然跟年局一起下车的?”
“来汇报工作的吧。”
有人去找司机老贺打听,做为领导的司机,有些话该说,有些不该说。但老贺觉得关于顾立春的身份问题是可以说的,便爽快地告诉了大家。
“这个年轻人叫顾立春,是老杨爱人的侄子,红河农场,这小伙子不得了,年纪轻轻的,都当上分场副场长了。”
大家对顾立春这个名字都不陌生,一是经常在报纸上看到,二是时常从杨爱国嘴里听到,三嘛年副局长也提到过。
大家惊呼:“原来他就是顾立春。”
等到杨爱国骑着自行车,带着大包小包回了农垦局。
就有人上前打听顾立春的事:“老杨,你要接的人就是他呀?”
“老杨你侄子够有面的,年局竟然用车去接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