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 作者:来自远方
分卷阅读432
清和 作者:来自远方
分卷阅读432
相信南京的官员不知道这件事,御史给事中整天盯着朝中同僚,就没发现城门下这一亩三分地?
还是说,有所顾忌?
孟清和眉头蹙得更紧,有心先放下,查一查这人到底是什么背景,可看他穿着袢袄却一副老僧入定的样子,委实憋气。
想想出生入死的边军,剿灭倭寇的卫军,在丛林和水网间搏命的征讨安南大军。
哪个明军的袢袄不是由敌人的鲜血染红?
此人身在金陵之地,不需要上阵杀敌,却连守城门的事都做不好?
说他多管闲事也好,怎样也罢,总之,这个小旗必须处理!
“贤弟。”朱能叫住孟清和,道,“刚回京,行事谨慎些好。”
孟清和却摇头,道:“多谢国公爷的提醒,这人必须处置。”
自国朝开立,各地边卫轮换-抽-调,同应天卫军共同戍卫京城。
永乐五年,正逢顺天府官军入京戍卫。如今是魏国公在顺天练兵,可北京镇守依旧是沈瑄。
顺天府卫军出了差错,沈瑄岂能独善其身。
越想越觉得这事不对。
看着还在念经,貌似有恃无恐的小旗,孟清和的目光变得阴沉。他不会主动去找别人的麻烦,但是,如果有人找上门,他也不惧!
如果目标是定国公,更要狠狠拍死!
沈瑄率领征讨大军平定安南,立有大功。难保不会有人想借机生事。
永乐帝相信沈瑄,几个人的说辞,定然不会让他动摇。可若是说的人多了呢?
孟清和不敢冒险。
或许是他想多了,但他宁可多想,也不愿意放过任何可能对沈瑄造成影响的人或事。
防微杜渐,远比亡羊补牢来得稳妥。
所以,这个小旗,不能放着不管。
“刘百户,你去告诉他,身为宿卫不用心,不理应担之责,一心诵经,当问-渎-职之罪!若一心修善,我朝太-祖-高皇帝御制文武大诰等书,其中所录,是为趋吉避凶,保身家性命及富贵之道,读之有益。既非方外之人,还是读大诰更能存心忠孝,不越分违法,自然有福。”
刘百户去传话了,孟清和不期望几句话就能让此人改过,之所以这么做,不过是为摆出态度。
身为军卒,与其成日里念佛经,不如念大诰更能陶冶情操。
他的确想把人拉下去敲棍子,但也知道此举不妥。极易给人留下话柄,坐实-狂-妄-之名。
干脆搬出太-祖大诰,多心也好,真有阴谋也罢,高皇帝御制大诰压下来,魑-魅-魍-魉全部退散。
永乐帝扛着恢复太-祖-成法的大旗,用力挥舞,御制大诰更是金字大部头,读之自然有益。
谁敢喷孟清和说的不对,朱棣第一个不答应。
“贤弟大才。”朱能一扫担忧之情,露出了笑容,“如此,便是都御史当前,也挑不出贤弟的理来。”
孟清和笑笑,这只是开始,回府后,要立刻给杨铎递帖子,递帖子不妥当,也要派人知会一声。反正已经是“锦衣卫之右”了,不能白担了这个名声。
皇宫之中,永乐帝大发了一阵脾气。
刚从浙江巡视民瘼归来的都察院佥都御史俞士吉跪在地上,脸上煞白。
“朕命尔出视民间疾苦,归来,民情如何,年谷如何,水患何如,一事不明,问尔,更未有一语!只进阿谀之词,言有祥瑞,民苦不知,何来祥瑞?!”
说罢,将俞士吉呈上的奏疏掷到地上,又抓起一封都察院弹劾征讨安南大军圈地,侵掠民财,征发役夫,使民劳苦的奏疏,直接扔到了俞士吉的脸上。
“成国公贪赃枉法,定过公贪虐残暴,新城侯纵部下劫掠,兴宁伯奸邪知心,小人佞臣?”
永乐帝的话,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从牙缝挤出来的。
“好,当真是好!都察院众卿果真是一心为国,国之栋梁!当真是好的该死!”
永乐帝每说一句话,俞士吉的脸就更白一分,冷汗浸透了官服,颤抖着叩头请罪。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你说,你来告诉朕,朕如何不怒?”
“陛下……”
“侯显。”
“奴婢在。”
“叫殿外的锦衣卫进来。”
“奴婢遵命。”
听闻此言,俞士吉再无人—色,“陛下,陛下饶命!”
“饶命?”朱棣冷笑道,“将尔府内千两金银的来处道出,朕或会让你留个全尸。”
锦衣卫入殿,二话不说,将瘫软的俞士吉拉了下去。
世上没有后悔药,如果他能克制住贪念,如果没有被人说动,如果……如今,一切都晚了。
处置了俞士吉,朱棣遣人去宫外,传令锦衣卫指挥使杨铎,密查上疏弹劾征讨安南大军之人。
“让杨铎调几个生面孔去广西。”
为了万全,也是为了堵住世人之口,也必须这么做。
侯显领命下去,刚出殿门,就有中官匆匆来报,“侯公公,坤宁宫遣人来告,皇后殿下怕是不好。”
秋风骤起,侯显脸色顿时一变,当即回殿。
不到片刻,一身明—黄盘龙常服的朱棣从殿内走出,内官宫人跟在后边,几乎追不上天子的脚步。
坤宁宫正宫寝殿内,徐皇后躺在榻上,面如金纸。
赵院判和太医院的太医轮番为皇后诊脉,都是神情凝重。
平王和平王妃守在殿外,平王世子一样在守着,倒是留在京城的汉王长子和赵王长子都不在。
朱棣大步走进殿内,看也未看平王一家,躬身行礼的朱高炽起身,眼圈通红,平王妃不停的擦着眼泪,却不着痕迹的推了一下朱瞻基,似在暗示他跟着永乐帝进内殿。
朱瞻基却没遵从平王妃的意思,而是站在原地,动也不动。
仰起头,看着平王妃的目光,让人心头发颤。
☆、第185章
永乐帝在坤宁宫守了一夜。
期间,徐皇后一度陷入昏迷,笼罩在朱棣周身的怒火几乎能将人烧成灰烬。首当其冲的,就是赵院判和太医院的众位太医。一边医治皇后,一边提防天子喷火,怎一个惨字了得。
平王一家也没有出宫,始终在坤宁宫里守着。
入值文渊阁的杨士奇等人听闻,都在感叹平王仁孝。
“既嫡且长,仁孝两全,天子为何……”
“快些住口!”杨士奇连忙拦住杨荣的话,
分卷阅读432
- 肉文屋 /
分卷阅读432
-
分卷阅读432
清和 作者:来自远方
分卷阅读432
相信南京的官员不知道这件事,御史给事中整天盯着朝中同僚,就没发现城门下这一亩三分地?
还是说,有所顾忌?
孟清和眉头蹙得更紧,有心先放下,查一查这人到底是什么背景,可看他穿着袢袄却一副老僧入定的样子,委实憋气。
想想出生入死的边军,剿灭倭寇的卫军,在丛林和水网间搏命的征讨安南大军。
哪个明军的袢袄不是由敌人的鲜血染红?
此人身在金陵之地,不需要上阵杀敌,却连守城门的事都做不好?
说他多管闲事也好,怎样也罢,总之,这个小旗必须处理!
“贤弟。”朱能叫住孟清和,道,“刚回京,行事谨慎些好。”
孟清和却摇头,道:“多谢国公爷的提醒,这人必须处置。”
自国朝开立,各地边卫轮换-抽-调,同应天卫军共同戍卫京城。
永乐五年,正逢顺天府官军入京戍卫。如今是魏国公在顺天练兵,可北京镇守依旧是沈瑄。
顺天府卫军出了差错,沈瑄岂能独善其身。
越想越觉得这事不对。
看着还在念经,貌似有恃无恐的小旗,孟清和的目光变得阴沉。他不会主动去找别人的麻烦,但是,如果有人找上门,他也不惧!
如果目标是定国公,更要狠狠拍死!
沈瑄率领征讨大军平定安南,立有大功。难保不会有人想借机生事。
永乐帝相信沈瑄,几个人的说辞,定然不会让他动摇。可若是说的人多了呢?
孟清和不敢冒险。
或许是他想多了,但他宁可多想,也不愿意放过任何可能对沈瑄造成影响的人或事。
防微杜渐,远比亡羊补牢来得稳妥。
所以,这个小旗,不能放着不管。
“刘百户,你去告诉他,身为宿卫不用心,不理应担之责,一心诵经,当问-渎-职之罪!若一心修善,我朝太-祖-高皇帝御制文武大诰等书,其中所录,是为趋吉避凶,保身家性命及富贵之道,读之有益。既非方外之人,还是读大诰更能存心忠孝,不越分违法,自然有福。”
刘百户去传话了,孟清和不期望几句话就能让此人改过,之所以这么做,不过是为摆出态度。
身为军卒,与其成日里念佛经,不如念大诰更能陶冶情操。
他的确想把人拉下去敲棍子,但也知道此举不妥。极易给人留下话柄,坐实-狂-妄-之名。
干脆搬出太-祖大诰,多心也好,真有阴谋也罢,高皇帝御制大诰压下来,魑-魅-魍-魉全部退散。
永乐帝扛着恢复太-祖-成法的大旗,用力挥舞,御制大诰更是金字大部头,读之自然有益。
谁敢喷孟清和说的不对,朱棣第一个不答应。
“贤弟大才。”朱能一扫担忧之情,露出了笑容,“如此,便是都御史当前,也挑不出贤弟的理来。”
孟清和笑笑,这只是开始,回府后,要立刻给杨铎递帖子,递帖子不妥当,也要派人知会一声。反正已经是“锦衣卫之右”了,不能白担了这个名声。
皇宫之中,永乐帝大发了一阵脾气。
刚从浙江巡视民瘼归来的都察院佥都御史俞士吉跪在地上,脸上煞白。
“朕命尔出视民间疾苦,归来,民情如何,年谷如何,水患何如,一事不明,问尔,更未有一语!只进阿谀之词,言有祥瑞,民苦不知,何来祥瑞?!”
说罢,将俞士吉呈上的奏疏掷到地上,又抓起一封都察院弹劾征讨安南大军圈地,侵掠民财,征发役夫,使民劳苦的奏疏,直接扔到了俞士吉的脸上。
“成国公贪赃枉法,定过公贪虐残暴,新城侯纵部下劫掠,兴宁伯奸邪知心,小人佞臣?”
永乐帝的话,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从牙缝挤出来的。
“好,当真是好!都察院众卿果真是一心为国,国之栋梁!当真是好的该死!”
永乐帝每说一句话,俞士吉的脸就更白一分,冷汗浸透了官服,颤抖着叩头请罪。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你说,你来告诉朕,朕如何不怒?”
“陛下……”
“侯显。”
“奴婢在。”
“叫殿外的锦衣卫进来。”
“奴婢遵命。”
听闻此言,俞士吉再无人—色,“陛下,陛下饶命!”
“饶命?”朱棣冷笑道,“将尔府内千两金银的来处道出,朕或会让你留个全尸。”
锦衣卫入殿,二话不说,将瘫软的俞士吉拉了下去。
世上没有后悔药,如果他能克制住贪念,如果没有被人说动,如果……如今,一切都晚了。
处置了俞士吉,朱棣遣人去宫外,传令锦衣卫指挥使杨铎,密查上疏弹劾征讨安南大军之人。
“让杨铎调几个生面孔去广西。”
为了万全,也是为了堵住世人之口,也必须这么做。
侯显领命下去,刚出殿门,就有中官匆匆来报,“侯公公,坤宁宫遣人来告,皇后殿下怕是不好。”
秋风骤起,侯显脸色顿时一变,当即回殿。
不到片刻,一身明—黄盘龙常服的朱棣从殿内走出,内官宫人跟在后边,几乎追不上天子的脚步。
坤宁宫正宫寝殿内,徐皇后躺在榻上,面如金纸。
赵院判和太医院的太医轮番为皇后诊脉,都是神情凝重。
平王和平王妃守在殿外,平王世子一样在守着,倒是留在京城的汉王长子和赵王长子都不在。
朱棣大步走进殿内,看也未看平王一家,躬身行礼的朱高炽起身,眼圈通红,平王妃不停的擦着眼泪,却不着痕迹的推了一下朱瞻基,似在暗示他跟着永乐帝进内殿。
朱瞻基却没遵从平王妃的意思,而是站在原地,动也不动。
仰起头,看着平王妃的目光,让人心头发颤。
☆、第185章
永乐帝在坤宁宫守了一夜。
期间,徐皇后一度陷入昏迷,笼罩在朱棣周身的怒火几乎能将人烧成灰烬。首当其冲的,就是赵院判和太医院的众位太医。一边医治皇后,一边提防天子喷火,怎一个惨字了得。
平王一家也没有出宫,始终在坤宁宫里守着。
入值文渊阁的杨士奇等人听闻,都在感叹平王仁孝。
“既嫡且长,仁孝两全,天子为何……”
“快些住口!”杨士奇连忙拦住杨荣的话,
分卷阅读432
- 肉文屋 /
分卷阅读4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