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守丧 5
一点春皱——东坡暖阳 作者:依禾
第六章 守丧 5
一点春皱——东坡暖阳 作者:依禾
第六章 守丧 5
上元
自从认识了二十七娘,她就成为我心中不解的痛,时不时提醒着我的大限。自从爱上了苏轼,我原本认为的名人伴读期、书画学习训练期成了我人生最渴望的时光,现在这二十七娘的存在却时时提醒着我好时光不常在,我在这里只剩下八年的光景。为什么,为什么幸福总是伴随着遗憾?我才刚刚有了点幸福的感觉,就开始担心遗憾的到来。为什么要让我知道幸福伴我不会太久?我有点痛恨起自己先知的历史来。
看到我时常的发呆走神,变得郁郁寡欢,苏轼心疼不已,毅然带我离开了这是非之地,去四处游历、走朋访友。
流连于四川的名胜古迹、青山秀水间,置身于古代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感受着宋代淳朴的民俗民风,我乐了,我变成了一棵忘忧草,到处泼洒着清脆悦耳的歌声、欢乐轻快的笑声,我要在这有生之年尽情地欢笑,我要带给所爱之人无尽的欢乐。
苏轼是个没有等级观念的人,他随遇而安,所到之处,交友甚广。上至贵族官宦,下至布衣车夫,都为他才华横溢的学识、丰姿俊朗的气质所倾倒,在他的身边从不会寂寞,总有一种被人前呼后拥的感觉,像现代的明星般,出门就会被无数的粉丝包围,这倒让我有许多不适的感觉。
在我强烈的要求下,我们返回家园,已近元旦。
嘉祐三年的元旦是我来北宋以来过得最热闹快活的一个年了。虽然还处在服母丧期间,不能挂红、放庆祝,但是,已不能影响苏氏兄弟高中进士这光宗耀祖的大事所带来的欢快情绪与过年的喜庆气氛了,大家已从伤痛中解脱出来,个个喜不自胜,每个人的眼角眉梢都挂着欢愉的笑意。
转眼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之夜,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称夜为宵,故称元宵节,道教称为上元节。这天夜里,天上明月高照,繁星万点,地上灯火辉煌,通明如昼,人潮如海;人们吃元宵、打灯谜、走百病、跳火堆、踏月观灯,好不逍遥;耍狮子的、舞龙灯的、踩高跷的等,走街串巷,锣鼓喧天,好不热闹。
吃过晚饭,我开始心装扮自己,平日里很少使用的粉脂今晚都用上了,加上苏轼的丹青妙笔,当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时,我简直惊呆了,这还是我吗?端庄中透着雅致,清秀中不乏妩媚,配上苏轼帮我挑选的衣服,整个人显得脱俗不凡,清丽可人,我忍不住孤芳自赏了一番。
出了门,苏辙与史氏已等在那里,苏辙眸底闪过的惊艳更让我嘴角上扬,心情大好。
四个人信步走在大街上,放眼望去,大路两旁,明灯错落,光辉灿烂,如明艳的花朵般璀璨夺目。此情此景使我不由联想到苏味道的五律《正月十五日》,感慨之余,禁不住轻声吟诵起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吟完,我歪头看看苏轼与苏辙,却发现苏轼侧目斜睨着我,眸底满是欣赏与调皮,苏辙满脸的宠溺也在看我,我顿时有点不好意思起来,挑眉冲他们挤了挤眼。
突然,身后传来一阵嬉笑声,伴随着一股人流涌来,我和苏轼被挤散了。定睛看时,却原来是一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们,正恣意排挤着我,有人扭头瞅我,竟满是戏谑与挑衅,我一时茫然。
大街上人流如织,眼看着苏轼被姑娘们团团围住,我却被人流冲向前方,停不下步子,我与他们越离越远了。看到苏轼满脸的嬉笑与欢愉,不急不忙的样子,我不禁有点醋意泛滥,决定不再等他,自顾自顺人流游览下去。
这上元夜,被称为中国古人的狂欢节,这天夜晚,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会走出家门,踏月观灯,彻夜狂欢。这天夜晚,不论香闺绣阁的小姐少妇,还是乡野茅屋的村姑农妇,她们三五成群,相约出行,玩月赏灯,尽情游乐。多情的青年男女,遇上俊美心仪之人,也敢于大胆示爱,主动表达爱慕之情。刚才的苏轼就是被盛装女子们拦住一睹姿容了,难怪他那么开心呢,哼!
“咿!”我两眼一黑,谁蒙住了我的眼睛,待要发作时,瞬间又恢复了光明,扭头看,却发现衣领间竟多了一朵娇艳的雏菊,取下看时,我不由笑了,耳边轻笑飘过:“只为赢得卿一笑!”抬眸间,人影晃过。
现在竟然还能看到菊花,我纳闷又惊喜,轻嗅雏菊,唇角上扬,笑意浮上了面颊。
宋代的花灯品种繁多,制作美,或豪华大气,或争奇斗巧,富于传统特色,不比现代的灯笼皆出自流水线统一加工,远观漂亮,近看无趣。这里的每一个灯笼都各具风格,很有观赏。我东张西望,生怕错过一个景致。看,一个个小孩手中也提着形态各异、小巧致的灯笼呢。噢,那一个,两只雪白的小羊羔灯笼,面对面的,身上的卷毛形象逼真,随着小孩一走还一点头呢,呵呵。
“哎”,只顾着赏灯了,竟忘了看路,我一头撞到了前面的墙上。也许被撞得不轻,前面的人回过头来瞅我,“对不起-”我揉着酸痛的鼻子,道歉的话还未说完,又不由惊呼出声,“是你啊!”子安满眼的诧异与戏谑,立在面前,眸底闪过一抹惊艳,“我道是谁这么不长眼的,原来是你呀!”遂不顾我的拳头挥来,一把揽住我的肩继续前行,身处人流中不走不行啊。
这个保镖可比苏轼惹眼多了,男子的英武帅气与女子的柔俊美完美结合于一身,唇红齿白,活泼开朗,如黑暗中的一缕阳光,一袭白衫更是衬得他玉树临风,潇洒飘逸,引得无数美女侧目传送着如水秋波,更有甚者,直接上前赠送佩饰、果品等。但是,他本不理会美女们的示好,让我独领了风骚,还免费导游、讲解,古往今来,相关的典故笑话,滔滔不绝,让人百听不厌,逗得我一路笑来,引得周遭美女们妒忌目光如飞刀而至,让我躲闪不及。
不觉间,已来到一处街市,被子安拥坐在了一卖元宵小店里。游了这么久,还真的有点饿了呢,子安真是善解人意,我侧头看着他兴奋地红扑扑的脸庞,开心地笑了。
老板娘俏丽干练,一边热情地招呼着顾客,一边麻利地忙活着,制作、下锅、盛碗,有条不紊。我看了一眼老板娘,又看向子安,轻声诵读,“玉屑轻盈,鲛绡霎时铺遍。看仙娥、逞些神变。咄嗟间,如撒下真珠一串。火方然,汤初滚,尽浮锅面。 歌楼酒炉,今宵任伊索唤。那佳人,怎生得见。更添汤,拼折本,供他几碗。浪儿们,得我这些方便。”(史浩《粉蝶儿·咏园子》)
子安笑着望向我,眸底的温柔愈加浓郁,似能滴出水来,煞是好看,诱得我深陷其中竟拔不出眸子来,恰逢圆子端上来,解了我的尴尬。这圆子不仅“香浮兰麝”,而且还能驱寒暖体,一碗下肚后,竟浑身暖意融融,说不出的舒爽。斜睨子安,他竟对着我有点痴呆,让我好不尴尬。
随着人流前行,来到了一片灯海中,每个灯笼上都挂着纸条,原来是打灯谜的。看那一个个猜谜人,或痴立于灯前,暗自思量;或欢呼雀跃,撕扯纸条;或穿梭于谜海,依次打量。真真是“几处商灯挂粉墙,人人痴立暗思量。秀才风味真堪笑,赠彩无非纸半张”(《增补都门杂咏打·灯虎》)。
我愣神的功夫,子安已经扯下了好几张纸条,看他意犹未尽的样子,我忙拉住了他,“给别人留个机会吧,不要你一个人猜完了。”他一愣,嘴一撇,似孩童般露出了满脸的难舍与不乐意。看到我两手空空时,他不由抬高了下巴,嘴角轻扬,满脸的得意不加掩饰,似炫耀般朝我扬了扬手中的纸条。
领取的谜赠有丝帕、折扇、一支羊毫和一对佩玉。他认真地将佩玉系在了我腰间丝带上,歪头看了看,又将另一个佩玉系在了自己的腰间,然后抬起眼帘盯住我的眼睛,语气俏皮霸道:“一直带着它,不准取下来!”
他把折扇展开,借来羊毫略挥动数笔,一支娇嫩的雏菊便斜倚扇间了。将扇执于我指间,将丝帕揣入我怀中,他退后两步,眯起眼瞧了瞧,然后嘴角翘了起来,得意地将羊毫置于耳上,上前扯过我的手,牵了转身。
没走几步,我就感觉到有种强烈的不适,讶然侧目,发现三五个盛装女子正瞪视着我们,其中一个极美艳的女子竟满眼怨恨,我一呆,脚步一顿,旁边的子安察觉到了,随即拉着我转身向她们走去。
原来是子安的家眷,难怪呢,子安毫不在意地继续牵着我的手,我暗自抽手,却被他抓得更牢。在这几个女子阳怪气的言谈中,目光怨恨加鄙视,我难堪得站也不是,走也不是,心中恼恨着子安的不识时务,暗自谩骂着苏轼的不管不顾。
我一边应付着场面,一边左右打量,四处张望,这个苏轼死哪儿去了,真的就不管我了吗?
“弗儿!”一个清冷的高声穿透喧哗传入耳间,救命的大爷啊,你怎么才来呀?猛回头,看见苏轼远远地站在一大灯笼下望着我,我忙甩动着被子安随即松开的手,对他们急急道别,逃也般返身扑向了苏轼,余光掠过,好似看到了子安眸底一闪而过的失落。
“你到哪里去了?怎么才来呀?!”不及到他跟前,我就埋怨带撒娇地挥拳打向他的前。
“不敢上前来,怕扰了你的好兴致!”他语气闷闷的,眼神有点冷。
我了然,笑了,扑进他温暖的怀中,手指在他前画着星星,脑海中还是刚才回眸看到他的情境,不由戏弄心起,“……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故作娇柔状,情意绵绵,语气戏谑,苏轼闻听,竟然呆了呆,有些愣怔,口中呢喃,手臂却搂我搂得更紧了些。
顺着他的目光,我看到子安大踏步地走了过来,“好一个‘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话音未落,人已到了跟前,他眸中的笑意已泛滥成灾了,“弗儿真是好才情!令人钦佩得紧呢!”
“见笑了,这不是我作的,窃取别人的,在此借花献佛应个景罢了。”我不好意思了,怪他多嘴。这是人家南宋辛弃疾咏上元夜的《青玉案》,当然我是不能说出来的。
他却不以为然,挑眉道:“不是弗儿作的,我也喜欢!”
话音未落,我就果不其然地看到苏轼的脸色又一冷,顺手一带,我被他扯离了子安身边。子安笑笑,也不在意,继续扯着应景的闲话,一起前行。沿途中,不断有美女示爱,苏轼一一笑纳,也有美男侧目,却被苏轼身作盾牌、眼作刀剑一一拦截回击,子安像看戏法般一路笑着,走着,我也开心地享受着苏轼独断的宠爱与柔情。
好一个欢乐的夜晚,我们的狂欢节!
第六章 守丧 5在线阅读
第六章 守丧 5
- 肉文屋 /
第六章 守丧 5
-
第六章 守丧 5
一点春皱——东坡暖阳 作者:依禾
第六章 守丧 5
上元
自从认识了二十七娘,她就成为我心中不解的痛,时不时提醒着我的大限。自从爱上了苏轼,我原本认为的名人伴读期、书画学习训练期成了我人生最渴望的时光,现在这二十七娘的存在却时时提醒着我好时光不常在,我在这里只剩下八年的光景。为什么,为什么幸福总是伴随着遗憾?我才刚刚有了点幸福的感觉,就开始担心遗憾的到来。为什么要让我知道幸福伴我不会太久?我有点痛恨起自己先知的历史来。
看到我时常的发呆走神,变得郁郁寡欢,苏轼心疼不已,毅然带我离开了这是非之地,去四处游历、走朋访友。
流连于四川的名胜古迹、青山秀水间,置身于古代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感受着宋代淳朴的民俗民风,我乐了,我变成了一棵忘忧草,到处泼洒着清脆悦耳的歌声、欢乐轻快的笑声,我要在这有生之年尽情地欢笑,我要带给所爱之人无尽的欢乐。
苏轼是个没有等级观念的人,他随遇而安,所到之处,交友甚广。上至贵族官宦,下至布衣车夫,都为他才华横溢的学识、丰姿俊朗的气质所倾倒,在他的身边从不会寂寞,总有一种被人前呼后拥的感觉,像现代的明星般,出门就会被无数的粉丝包围,这倒让我有许多不适的感觉。
在我强烈的要求下,我们返回家园,已近元旦。
嘉祐三年的元旦是我来北宋以来过得最热闹快活的一个年了。虽然还处在服母丧期间,不能挂红、放庆祝,但是,已不能影响苏氏兄弟高中进士这光宗耀祖的大事所带来的欢快情绪与过年的喜庆气氛了,大家已从伤痛中解脱出来,个个喜不自胜,每个人的眼角眉梢都挂着欢愉的笑意。
转眼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之夜,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称夜为宵,故称元宵节,道教称为上元节。这天夜里,天上明月高照,繁星万点,地上灯火辉煌,通明如昼,人潮如海;人们吃元宵、打灯谜、走百病、跳火堆、踏月观灯,好不逍遥;耍狮子的、舞龙灯的、踩高跷的等,走街串巷,锣鼓喧天,好不热闹。
吃过晚饭,我开始心装扮自己,平日里很少使用的粉脂今晚都用上了,加上苏轼的丹青妙笔,当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时,我简直惊呆了,这还是我吗?端庄中透着雅致,清秀中不乏妩媚,配上苏轼帮我挑选的衣服,整个人显得脱俗不凡,清丽可人,我忍不住孤芳自赏了一番。
出了门,苏辙与史氏已等在那里,苏辙眸底闪过的惊艳更让我嘴角上扬,心情大好。
四个人信步走在大街上,放眼望去,大路两旁,明灯错落,光辉灿烂,如明艳的花朵般璀璨夺目。此情此景使我不由联想到苏味道的五律《正月十五日》,感慨之余,禁不住轻声吟诵起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吟完,我歪头看看苏轼与苏辙,却发现苏轼侧目斜睨着我,眸底满是欣赏与调皮,苏辙满脸的宠溺也在看我,我顿时有点不好意思起来,挑眉冲他们挤了挤眼。
突然,身后传来一阵嬉笑声,伴随着一股人流涌来,我和苏轼被挤散了。定睛看时,却原来是一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们,正恣意排挤着我,有人扭头瞅我,竟满是戏谑与挑衅,我一时茫然。
大街上人流如织,眼看着苏轼被姑娘们团团围住,我却被人流冲向前方,停不下步子,我与他们越离越远了。看到苏轼满脸的嬉笑与欢愉,不急不忙的样子,我不禁有点醋意泛滥,决定不再等他,自顾自顺人流游览下去。
这上元夜,被称为中国古人的狂欢节,这天夜晚,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会走出家门,踏月观灯,彻夜狂欢。这天夜晚,不论香闺绣阁的小姐少妇,还是乡野茅屋的村姑农妇,她们三五成群,相约出行,玩月赏灯,尽情游乐。多情的青年男女,遇上俊美心仪之人,也敢于大胆示爱,主动表达爱慕之情。刚才的苏轼就是被盛装女子们拦住一睹姿容了,难怪他那么开心呢,哼!
“咿!”我两眼一黑,谁蒙住了我的眼睛,待要发作时,瞬间又恢复了光明,扭头看,却发现衣领间竟多了一朵娇艳的雏菊,取下看时,我不由笑了,耳边轻笑飘过:“只为赢得卿一笑!”抬眸间,人影晃过。
现在竟然还能看到菊花,我纳闷又惊喜,轻嗅雏菊,唇角上扬,笑意浮上了面颊。
宋代的花灯品种繁多,制作美,或豪华大气,或争奇斗巧,富于传统特色,不比现代的灯笼皆出自流水线统一加工,远观漂亮,近看无趣。这里的每一个灯笼都各具风格,很有观赏。我东张西望,生怕错过一个景致。看,一个个小孩手中也提着形态各异、小巧致的灯笼呢。噢,那一个,两只雪白的小羊羔灯笼,面对面的,身上的卷毛形象逼真,随着小孩一走还一点头呢,呵呵。
“哎”,只顾着赏灯了,竟忘了看路,我一头撞到了前面的墙上。也许被撞得不轻,前面的人回过头来瞅我,“对不起-”我揉着酸痛的鼻子,道歉的话还未说完,又不由惊呼出声,“是你啊!”子安满眼的诧异与戏谑,立在面前,眸底闪过一抹惊艳,“我道是谁这么不长眼的,原来是你呀!”遂不顾我的拳头挥来,一把揽住我的肩继续前行,身处人流中不走不行啊。
这个保镖可比苏轼惹眼多了,男子的英武帅气与女子的柔俊美完美结合于一身,唇红齿白,活泼开朗,如黑暗中的一缕阳光,一袭白衫更是衬得他玉树临风,潇洒飘逸,引得无数美女侧目传送着如水秋波,更有甚者,直接上前赠送佩饰、果品等。但是,他本不理会美女们的示好,让我独领了风骚,还免费导游、讲解,古往今来,相关的典故笑话,滔滔不绝,让人百听不厌,逗得我一路笑来,引得周遭美女们妒忌目光如飞刀而至,让我躲闪不及。
不觉间,已来到一处街市,被子安拥坐在了一卖元宵小店里。游了这么久,还真的有点饿了呢,子安真是善解人意,我侧头看着他兴奋地红扑扑的脸庞,开心地笑了。
老板娘俏丽干练,一边热情地招呼着顾客,一边麻利地忙活着,制作、下锅、盛碗,有条不紊。我看了一眼老板娘,又看向子安,轻声诵读,“玉屑轻盈,鲛绡霎时铺遍。看仙娥、逞些神变。咄嗟间,如撒下真珠一串。火方然,汤初滚,尽浮锅面。 歌楼酒炉,今宵任伊索唤。那佳人,怎生得见。更添汤,拼折本,供他几碗。浪儿们,得我这些方便。”(史浩《粉蝶儿·咏园子》)
子安笑着望向我,眸底的温柔愈加浓郁,似能滴出水来,煞是好看,诱得我深陷其中竟拔不出眸子来,恰逢圆子端上来,解了我的尴尬。这圆子不仅“香浮兰麝”,而且还能驱寒暖体,一碗下肚后,竟浑身暖意融融,说不出的舒爽。斜睨子安,他竟对着我有点痴呆,让我好不尴尬。
随着人流前行,来到了一片灯海中,每个灯笼上都挂着纸条,原来是打灯谜的。看那一个个猜谜人,或痴立于灯前,暗自思量;或欢呼雀跃,撕扯纸条;或穿梭于谜海,依次打量。真真是“几处商灯挂粉墙,人人痴立暗思量。秀才风味真堪笑,赠彩无非纸半张”(《增补都门杂咏打·灯虎》)。
我愣神的功夫,子安已经扯下了好几张纸条,看他意犹未尽的样子,我忙拉住了他,“给别人留个机会吧,不要你一个人猜完了。”他一愣,嘴一撇,似孩童般露出了满脸的难舍与不乐意。看到我两手空空时,他不由抬高了下巴,嘴角轻扬,满脸的得意不加掩饰,似炫耀般朝我扬了扬手中的纸条。
领取的谜赠有丝帕、折扇、一支羊毫和一对佩玉。他认真地将佩玉系在了我腰间丝带上,歪头看了看,又将另一个佩玉系在了自己的腰间,然后抬起眼帘盯住我的眼睛,语气俏皮霸道:“一直带着它,不准取下来!”
他把折扇展开,借来羊毫略挥动数笔,一支娇嫩的雏菊便斜倚扇间了。将扇执于我指间,将丝帕揣入我怀中,他退后两步,眯起眼瞧了瞧,然后嘴角翘了起来,得意地将羊毫置于耳上,上前扯过我的手,牵了转身。
没走几步,我就感觉到有种强烈的不适,讶然侧目,发现三五个盛装女子正瞪视着我们,其中一个极美艳的女子竟满眼怨恨,我一呆,脚步一顿,旁边的子安察觉到了,随即拉着我转身向她们走去。
原来是子安的家眷,难怪呢,子安毫不在意地继续牵着我的手,我暗自抽手,却被他抓得更牢。在这几个女子阳怪气的言谈中,目光怨恨加鄙视,我难堪得站也不是,走也不是,心中恼恨着子安的不识时务,暗自谩骂着苏轼的不管不顾。
我一边应付着场面,一边左右打量,四处张望,这个苏轼死哪儿去了,真的就不管我了吗?
“弗儿!”一个清冷的高声穿透喧哗传入耳间,救命的大爷啊,你怎么才来呀?猛回头,看见苏轼远远地站在一大灯笼下望着我,我忙甩动着被子安随即松开的手,对他们急急道别,逃也般返身扑向了苏轼,余光掠过,好似看到了子安眸底一闪而过的失落。
“你到哪里去了?怎么才来呀?!”不及到他跟前,我就埋怨带撒娇地挥拳打向他的前。
“不敢上前来,怕扰了你的好兴致!”他语气闷闷的,眼神有点冷。
我了然,笑了,扑进他温暖的怀中,手指在他前画着星星,脑海中还是刚才回眸看到他的情境,不由戏弄心起,“……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故作娇柔状,情意绵绵,语气戏谑,苏轼闻听,竟然呆了呆,有些愣怔,口中呢喃,手臂却搂我搂得更紧了些。
顺着他的目光,我看到子安大踏步地走了过来,“好一个‘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话音未落,人已到了跟前,他眸中的笑意已泛滥成灾了,“弗儿真是好才情!令人钦佩得紧呢!”
“见笑了,这不是我作的,窃取别人的,在此借花献佛应个景罢了。”我不好意思了,怪他多嘴。这是人家南宋辛弃疾咏上元夜的《青玉案》,当然我是不能说出来的。
他却不以为然,挑眉道:“不是弗儿作的,我也喜欢!”
话音未落,我就果不其然地看到苏轼的脸色又一冷,顺手一带,我被他扯离了子安身边。子安笑笑,也不在意,继续扯着应景的闲话,一起前行。沿途中,不断有美女示爱,苏轼一一笑纳,也有美男侧目,却被苏轼身作盾牌、眼作刀剑一一拦截回击,子安像看戏法般一路笑着,走着,我也开心地享受着苏轼独断的宠爱与柔情。
好一个欢乐的夜晚,我们的狂欢节!
第六章 守丧 5在线阅读
第六章 守丧 5
- 肉文屋 /
第六章 守丧 5
-